《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5990字。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教学时间】
【总课时数】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理论的过程及其主要内容。了解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家为实现三民主义而领导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推行有利于发展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政策和法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史实。了解新三民主义提出的时代背景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教师应精选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了解1905—1925年20年间孙中山提出、发展三民主义理论,为实现三民主义而不懈努力奋斗的历史轮廓;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研究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并实地考察了西方社会后,提出了“振兴中华”的蓝图,它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理论作用。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家高举“三民主义”旗帜,组织、发动和领导了一系列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斗争。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重点难点】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辛亥革命时期三民主义的实践。
难点:如何理解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和巨大的进步?
【高考动向】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
1.背景:①19C末20C初,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②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等救亡图存方案均未能使中国摆脱危机
③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逐步壮大。孙中山等人学习接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
④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同盟会成立。
1905年8月20日,第一个全国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这是孙中山书写的同盟会政纲条幅。
2.提出:1905年,孙中山明确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并在《民报》上阐发为“ 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3.主要内容:
A、含义:(1)民族主义: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王朝封建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即:民族革命。
(2)民权主义: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即“政治革命”
(3)民生主义: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在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即“社会革命”。
B、关系: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是核心,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制度,它是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民族主义是前提,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
C、评价:进步性:①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性质)。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