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7小题,约7500字。
山东省日照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48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52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
(共24小题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下图所示:
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A.减少犁耕依赖 B.经营更趋市场化
C.注重精耕细作 D.生产日趋专业化
2.公元前4世纪中叶,秦国颁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即分家、诸子分財),倍其赋”对此规定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B.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C.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
D.有利于小农经济形成
3.“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 (钱穆《国史大纲》)此田亩最有可能是
A.天子赐予的井田 B.因军功受赏的土地 C.租种的诸侯土地 D.国家授予的无主荒地
4.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这一时期纸币的兴衰表明
A.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 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
C.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 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
5.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太湖流域、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北方的井灌地区、成都平原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地区。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A.经济作物扩大种植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粮食生产的商品化 D.国内统一市场形成
6.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也不能随便出游。”这表明清政府
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C.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D.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7.《新全球史》中指出:“总的说,康乾盛世并不是真正的繁荣,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彻底底的灾难。”其中,“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彻底的灾难”指的是
A.扩大西方对华贸易,一定程度上缓解失业 B.直接加强了中西科技、思想、文化交流
C.冲击了小农经济,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D.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便于列强倾销商晶
8.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指出:中国道路,固然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地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