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16届高三月考历史试卷(二)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题,约7120字,答案扫描。
长沙市一中2016届高三月考试卷(二)
历史
本试题卷包括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你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周代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其继承条件的先后顺序是
A..嫡—长—子 B.子—嫡—长
C.长—子—嫡 D.长—嫡—子
【答案】B
【解析】首先排除兄弟和女性,儿子继承;同是儿子,首先是摘系继承;同是摘系,首先是年长者继承。
2.有人论述汉朝某制度时说,多数官员由口口出身,也如同推销员由客户代表出身,所以该制度虽不是民主制度,但却是沟通政府与人民之间的桥梁。这一制度
A.扩大了选官的范围
B.有利于民意在行政上得到广泛体现
C.加剧了相权与王权的斗争
D.杜绝了贵胃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察举制,比较过去,基层官员和民众都获得发展机会,是选官制度的进步。但是举荐权在地方官吏手中,民意的体现是有限的。D错在“杜绝”,表达程度失当。
3.唐太宗时修订《唐律》,死刑条目删减一半,并且死罪必须“三复奏”,三日后才可执行;它比简约的隋《开皇律》更宽简,许多斩刑改为流刑,流刑改为徒刑,并废除许多酷刑和肉刑。这表明唐太宗时期
A.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B.法律以宽仁、慎刑为宗旨
C.抑制了君主专制 D.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内容体现了B.古代法律是手段,是以法治国,而不是依法治国。材料的角度与C、D主题有距离。
4.明朝嘉靖年间,言官沈炼、杨继盛因弹劾作恶多端的严嵩、严世藩父子,触怒皇帝被处死刑。后嵩篙父子倒台,严世藩受审时买通官员,在定罪书上强调为沈炼、杨继盛平反;首辅徐阶审定时,将严嵩父子之罪修改为并不存在的“谋反”“通楼”。这些都反映出当时
A.严世藩有以死赎罪的悔悟 B.皇帝整个被权臣玩弄蒙蔽
C.专制下以皇帝好恶为中心 D.首辅徐阶才是最大的奸臣
【答案】C
【解析】
5.陈寿在《三国志》中认为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在宋元时期文人的笔下,诸葛亮的形象被美化为志在北伐一统,兴复汉室的民族英雄、爱国志士,更成为呼风唤雨、用兵如神的神奇军师,其变化主要是因为
A.文学风格的发展 B.主流思想的演变
C.统治政策的需要. D.民族矛盾的尖锐
【答案】D
6.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答案】A
【解析】考查中国历史分期的阶段特征。从唐德刚的划分来看,“封建”指的是奴隶社会阶段;帝
制指封建帝制存续阶段;民治指的是从中华民国开始的历史,故符合分封制特点的是A。
7.现在的学者提出一种观点:“义和团运动,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戊戌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