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教案
- 资源简介:
约9780字。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内容标准]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族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学习要求]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
2、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历史过程与意义;
3、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4、感受新中国成立的神圣和庄严,加深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等价值观的认同。
5、了解“文化大革命”中民主和法制遭受严重破坏的典型史实;
6、运用史实来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7、列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如修改宪法(指1982年宪法和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提出“依法治国”方略等方面的史实。
8、认识实行“以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说明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
9、感受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过程中的成就和曲折,培养学生自觉投身民主法制建设的公民素质。
10、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11、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12、感受香港、澳门回归的庄严,增进民族自豪感,增进海峡两岸是一家的亲情,强化国家的统一意识。
[整体感知]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即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和全国人民为实现祖国统一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历程。其内容共分三部分: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三大制度构成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2、政治建设曲折发展。“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的政治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政治建设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3、“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实祖国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香港、澳门的回归,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也为解决台湾问题指出了光明的前景。
[知识清单]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 新中国成立的条件:
(1) 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战争即将胜利。
(2) 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的召开。毛泽东在政治报告中指出党的工作中心必须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并确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会议为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指明了道路,为新中国的成立在政治、思想和理论上作了准备。
(3)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制定了《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性质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大量筹备工作。
2、 概况: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