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教案9
- 资源简介:
约2760字。
第八课辛亥革命
李钺喀什二中
课前分析:
在清末衰败的历史中,中国的有志之士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首先选择改良的方式——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然而在“两半社会”的中国,也已现实出苍白无力,没有使中国走向独立与强盛。于是中国人民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暴力的解决方式——革命(辛亥革命)。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变现状,完成一代人的夙愿。对本课的学习本课,可以让学生对这一段历史有个更加清晰的认识。而且本课内容知识分布基本符合新课标的内容,内容少而精,课文中穿插了很多“活动与探究题”供同学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解孙中山早期的主要革命活动
能力训练掌握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和武昌起义的历史影响等
过程方法观察想象,通过观察想象当年加入同盟会的仪式、武昌起义的紧张情景等插图,体会三民主义的实际影响以及辛亥革命在民众中产生的巨大震撼力;探究思考提取信息,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比较联系,同盟会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的联系与区别,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的历史联系与本质区别
情感态度价值观 爱国情感,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的发扬光大;进取意识,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志士不屈不挠革命精神的张扬。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不断进取的精神,将鼓舞我们完成民族复兴大业
教学重点: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多重导入法:利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大国崛起”等相关视频和图片等多角度导入新课
图表辅助法:运用教材中的图片,使学生比较直观地认识当时的历史场景,加深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讨论法:对三民主义和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分析,可以用此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二、导入新课:
提出两个预言:孙中山——20世纪是太平洋的世界;美国——21世纪是中国人世界。带着这样的预言学习。
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维新变法前后各个派别不同态度以及他们的努力结果怎样?
学生阅读课程内容,醒目地标记出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分组交流讨论,选取代表在全班交流,接着转入探究性学习。
讲解: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变法运动均以失败告终,但是,一些从维新派转化而成的革命派继续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他们把斗争的矛头直接对准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最终结束了在中国存在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当年孙中山曾上书李鸿章请求维新变法但遭到拒绝,由此,他认识到了清政府卖国苟存的实质,于是由改良转向革命的立场,坚决从事反清斗争,终于迎来了武昌起义的胜利。由于发生这件大事的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就把它叫做“辛亥革命”。
三、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