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教案6
- 资源简介:
约4590字。
《商鞅变法》教案
教学目标:
(1)识记和理解:记住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商鞅开始变法的时间和变法的主要内容,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及意义。
(2)能力和方法:培养从历史图像和历史文物中提取有用信息以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分析商鞅变法原因,措施,影响以及变法成功的原因,培养和提高分析能力。学习分析事物因果关系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改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正确对待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改革。了解以秦孝公和商鞅为代表的改革派和以公子虔和公孙贾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思想和行为,激发是非分明,爱憎鲜明的情感。从商鞅为改革而死的人生经历,感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1,商鞅变法的内容 2,商鞅变法的评价
二.难点:1,改革派和保守派的观点分歧。
2,商鞅变法的某些措施的含义及作用。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查阅资料编排历史短剧
教学方法:问题法,情境体验法 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公元前356年,秦国的一位大臣在秦国都城的南门放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宣布说,谁能把木头从南门从搬到北门,就可以得到”十金”的奖赏.搬一根木头不是什么难事,可是能到如此高的奖赏,老百姓觉得太奇怪,不知其中有什么名堂,都不敢去搬动木头,见此状况,这位大臣就提高了奖励规格,说:那就赏50金吧.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人将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这位大臣立即兑现奖励.通过这件事,秦国人相信这位大臣是个讲信用,说话算数的人.同学们你知道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吗?(学生回答).
(师)对,他就是商鞅.商鞅在秦国进行了一场改变社会性的大变革.历史上称这变革为商鞅变法,大家想知道变法是怎么回事吗?(学生回答)(师)好,今天让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的那动人心魄的改革年代.
讲授新课:
(师) 首先我们来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也就是我们课本上的第一个问题:秦孝公求贤(点图)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