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学案2
- 资源简介:
约2860字。分学生用和教师用两份。
专题二 商鞅变法(教师讲解参考用)
课程标准:
⒈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⒉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⒊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学习要求:
⒈知道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管仲改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和秦国商鞅变法等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⒉了解商鞅变法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风俗等方面的改革措施,认识商鞅变法具有全面性、有效性和进步性等特点。
⒊探讨商鞅变法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历史作用,理解商鞅变法的性质和“商鞅虽死,秦法未败”,认识社会在改革中不断向前发展。
★春秋战国时代特点: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
一、大动荡: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争霸战争。
二、大变革:
1、社会经济变化:随着铁器使用和牛耕推广,井田制被破坏。
2、阶级关系变化:⑴随着土地私有化,新兴地主阶级实力增强,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进行社会变革。
⑵各国先后进行变法。
3、思想意识形态变化:⑴表现:儒、道、法、墨等各家宣传自己的学说和主张,形成“百家争鸣”局面。
⑵意义:形成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高潮。
三、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一、历史背景:
1、客观背景:大动荡大变革
⑴诸侯争霸的推动:各国面临政治、经济制度的重建。
⑵变法风潮席卷各国:首先魏国李悝变法。
⑶百家争鸣的推动。
2、主观条件:
⑴秦国统治者锐意变革: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吸引有识之士。
⑵商鞅来秦并得到赏识是变法的重要条件
①游说:商鞅以变法强国之术游说秦孝公。
②辩论:与反对派辩论,宣传变法思想,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他的主张得到秦孝公赏识。
③立信:南门徙木,取信于民。
二、变法的中心、目的
1、人物:秦孝公,商鞅。
2、中心:发展农业和厉行“法治”。
3、目的:实现富国强兵。
三、变法的内容:强国之术
第一阶段:公元前356年;第二阶段:公元前350年。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