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3
- 资源简介:
约5630字。
江南地区的开发
【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七年级上册
2.年级:初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章节:第四单元第19课
5.学时数:45分钟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1.目标制定的依据性分析
(1).学生状态的分析: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的第四单元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共有三个子目、四个内容,即西晋的兴亡、内迁的各民族、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本课从宏观上简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历史,是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中的教学难点之一,作为初一学生,对本课学习有一定的难度,简单的知识灌输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针对我校初一学生好新奇、好观察、好表现等心理特征,选用直观形象的课程资源,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兴趣,优化教学质量。
(2)教学内容分析:“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共有三个子目、四个内容,即西晋的兴亡、内迁的各民族、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本课从宏观上简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历史。按传统的教学思路,以上四个内容中的前三个内容应该更重要一些,江南地区的开发一目则为次要内容。新课标在第8页的“内容标准”中这样要求:“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而对于本课的其他内容则没有明确要求。于是我依据新课标,结合教材内容,认为本课可以围绕“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个主题来把握。前两目“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与淝水之战”,可以视为“江南地区的开发”的背景原因。教材介绍了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的原因和史实。第三目讲述的是江南地区开发的结果和表现。因此,本课教学时要紧扣课标明确要求的“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个内容进行,排除了按朝代的更替或分裂对峙等主线把握教材的思路,把看似散乱的三目、四个内容,按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结果来处理和把握,使历史线索更简单,本课教学主题也更明确。在此基础上,我把教学重点定为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和原因。
2.目标内容
(1)基础目标: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西晋、东晋、前秦、南朝的建立及更替,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