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学案: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 资源简介:
- 约3600字。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知识框架】【知识梳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历史条件:
军事准备:1949年渡江战役胜利,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
理论准备: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
组织准备: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2、标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宣告新中国的诞生
3、意义:
①性质: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新时期。
②政治: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为国家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③经济: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前提。
④思想: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⑤国际: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1949年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 隆重举行(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出席者:中国共产党、各 党派、无党派 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 以及海外华侨的代表
内容: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 宪法的性质)
---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新民主主义即 的国家)和政体(人民民主专政)
② 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 ,副主席 、 、 等。
③确定首都为 ,国旗为 ,国歌为 ,采用 纪年。
④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 。
意义: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 ,政协的主要职能: 和 。
3、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 , ”的方针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 。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原因: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开展,民主政治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内容: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选举新一届国家机构:主席为 ,副主席为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