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与青铜器》学案1
- 资源简介:
- 约3940字。《甲骨文与青铜器》学案
第一板块
知识梳理
史实:
1.甲骨文是刻在________和________上的文字,它出土于________。
2.甲骨文主要记录了________(朝代)的历史。
3.中国古代青铜技术产生和发展于______时期,从________至________,逐步走向鼎盛。
4.商周时期,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________。
结论:
1.今天的汉字与________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____朝开始的。
3.商周时期的________铸造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4.________鼎是目前我国已经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5.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人们称夏商周时期为________时代。
6.________文和________文是研究商周历史的重要文字材料。
疑难突破
司母戊鼎为什么“是商王权力的象征”?
答案提示:司母戊鼎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的鼎。古人特别重视对祖先的祭祀,认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把祭祀摆到与军事同等的地位,认为它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巩固,因古代的权力继承是以血缘关系来确定,祭祀权与权力的继承权密切相关。用如此贵重的青铜制作如此大的鼎,也就说明它政权的强大,厚重巩固。 知识导学
学习本课可以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将青铜器与北京人的打制石器、半坡原始居民的磨制石器相对照,认识到商朝的青铜器是一大进步。它展示了我国奴隶社会的高度繁荣,充分说明奴隶社会比原始社会进步,人类是不断发展的。
本课教材内容丰富,涉及到大量精美的图片。建议同学们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浏览等多种渠道,搜集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青铜器图片。通过图片增强对文中知识的感性认识。同学们在收集过程中可以开展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与能力。疑难导析
围绕司母戊鼎的特点:厚重典雅,气势宏大,纹饰美观庄重,工艺精巧,是商朝文化发展到顶峰的产物。以此展开。很显然,这么巨大的鼎,并非是出于实用的需要而制作的。然后,联系商朝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展开论述即可。
问题探究
问题:为什么说今天的汉字同甲骨文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探究:商朝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迄今为止,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刻有文字的甲骨约15万片,已发现的单字约四五千个,其中能识读的近2000字。甲骨文字型美观,笔画均称。它以象形为主,但假借、指事、会意、转注、形声等造字法也已具备,这说明甲骨文已有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为汉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典题精讲
【例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A.河姆渡、半坡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思路解析:】此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甲骨文”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对中国古代文字的起源和发展状况的了解。在半坡原始居民的陶器上,已经有了原始的刻划符号;相当于夏朝的遗址里出土的陶器上,发现了20多种刻划符号;商代的殷墟出土的龟甲、兽骨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答案:】应为C。
【例2:】材料解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末,河南安阳小屯村的农民在田间挖出一些甲骨,把它当作中药药材“龙骨”出售给药店。1899年,北京有个懂古文字的官员王懿荣,在他服用的中药里,发现了刻有文字的甲骨,十分惊讶。经深入研究,认定这是一种已失传的古文字。甲骨文就这样被发现了。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