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教案2
- 资源简介:
约6890字。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教案
教学目标
一、 基本知识
开国大典、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及发展情况。
二、 能力与方法
1、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及职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指导思想、主要形式、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
2、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第一部宪法颁布的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内在关系、建立的意义和特征。
3、络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采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课堂的交流、讨论、分析、归纳、探索,培养学生联系社会实际、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合作学习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课前发动学生各历史络收集“人大”的选举和职权、“政协”的政治商、参政议政和“民族区域自治”的相关资料,要求有条件的同学采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做好记录。组内进行讨论,归纳,准备课堂交流。
2、预习课文,思考课后“阅读与思考”和“自我测评”。
(二)导入设计
教学导语
西方主要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后先后建立起代议制和两党政治,那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新中国后,建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来确保我们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当家,做国家的主人呢?今天,我们学习第23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设计意图
本模块贯穿古今中外政治制度演变的线索。这里以中西对比方式导入、点题,意在引起学生关注。
屏幕打出以山水蓝天为背景的本课标标题:
第二十一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设计意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结构
一、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1、 新中国成立的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
2、 开国大典
3、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二、 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 目的、内容、性质
2、 颁布的意义
3、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1957年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确立:以宪法形式确立 1949年9月《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性质: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