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050字。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熟悉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历程,从哥白尼、牛顿、达尔文、瓦特、爱迪生的科学发现及其成就中,理解科学发现源于质疑后的顽强探究。
2.理解科学进步中继承和创新的关系,认识科技进步对促进社会生产生活和观念发展的作用。
3.认识科技创新对改变人类观念和生活的价值,认识科技发展中继承与发展,创新性与局限性的历史关系。培养为科技献身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近代科技的勃兴
三、教学难点:科学进步是对传统神学宗教思想体系的突破,科学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欧洲思想解放的潮流催生了许多顶天立地的科学巨匠。殖民掠夺、奴隶贸易和圈地运动使资本主义积累了大量资本和廉价劳动力,奠定了工业革命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和新的社会需要又推动了科技创新。而科学技术领域的突破最终引发了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至19世纪,人类社会已经告别中世纪的宗教黑暗,相继跨入蒸汽时代和灯火辉煌的电气时代。
(二)讲授新课
一、从哥白尼到伽利略
1.哥白尼——日心说
哥白尼是文艺复兴时期波兰著名的天文学家,太阳中心说的创始人,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哥白尼通过天文观察和数学计算创立了“日心说”,认为太阳位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星球都围绕太阳运转。哥白尼创立的日心说,即天文学名著《天体运行论》的发表,不但是天文学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推动了天文学研究的飞速发展,而且引起了人类宇宙观的重大革新,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神权的统治,“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2.伽利略──经典力学的重要奠基者
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和人的思想的解放,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认为研究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地观察和实验。他将科学实验与数学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并强调追究事物之间的数学关系。
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上的物体运动有天然运动和受迫运动。他认为物体的受迫运动是推动者加于被推动者的,推动者一旦停止推动,运动就会立即停止。在1604年,伽利略在实验中发现:物体下落时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而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这就是著名的落体定律。他还通过实验证实了匀速运动定律和匀加速运动定律。伽利略的研究表明,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而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这是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以来有关运动观念的重大变革,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基础。他的发现以及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