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20字。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兵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能够区分各家的主张;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以及各家学说对后世的影响;通过比较各家各派主张的异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比较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一、孟子、荀子与儒家
(一)孟子
1.孟子其人:孟子,名 ,是 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 。
▲孔子和孟子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有何不同?
2.思想主张
(1)仁政学说(政治思想的核心)
①内容:要求统治者以 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
②发展:提出“ ”的主张。
③实现途径:孟子认为实行仁政,必须 。 、 和 是国家的三件宝物。
▲如何评价孟子的“民本”思想?
(2)性善说(道德思想,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主张人性本善说,他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有 、 、 、 等天赋道德意识,人的品质不是外加的,是与生俱来的。
(3)义利观(道德思想):倡导“ ”;他强调先 后 、舍 取 ;要求人们应具有“ ”的人格精神。
影响:“重义轻利”思想,对中华民族道德观念的形成和精神文明有着巨大的影响。
3.地位及影响
(1)孟子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他们的仁政学说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2)唐代以后,《 》一书被当作经典,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 》、《 》、《 》、《 》)之一,孟子被称为“ ”,地位仅次于孔子,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荀子
1.荀子其人:荀况是 时期儒家的另一重要代表,代表 的利益。
2.思想主张
(1)哲学思想(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 ,自然界有其运行的规律,不以 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发挥自己的 去改造自然,,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由此可以看出荀子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这是他思想的最精华的部分。)
▲在荀子之前,人们习惯于将天神化,为什么荀子能够正确认识自然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背景?)
(2)道德思想——“性恶论”:人性生来就是恶的,顺从人的本性就会引发争夺和暴乱,所以 和 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3)政治思想——“礼法并施”:
①内容:认为治国应以 为主,礼法并施。
②来源:继承 ,吸收
[阅读延伸]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的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