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5月)综合质量检查历史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6道小题,约7850字。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4页,共300分。
1.1.《周礼•冠义》云:“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据此可知,“冠义”
A. 强调君臣父子的纲常伦理
B. 强化修身养性的教育功能
C. 引导青少年重礼仪立德行
D. 重视家族关系的和谐有序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可以得出其强调成人之后应该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由此可知C符合题意;A说法不能全面概括材料大意,A不正确;“修身养性”与材料所述不符,B不正确;材料不仅涉及家族关系,还涉及君臣关系等,D不正确。
2.2.下图体现的是西汉时期的农耕技术。这一技术
A. 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B. 改善了农作物生长环境
C. 缓解了耕地紧张的问题
D. 加强了对农作物的管理
【答案】A
【解析】
由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垄作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垄作法有利于保持地力,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A符合题意;BC均与图示无关;图片涉及的是土地的利用,不是农作物的管理,D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国农业的相关知识,解体的关键在于对图片信息的解读,通过图片明确,所述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垄作法的出现,结合所学分析选项即可。
3.3.欧阳修评论唐朝赋税制度时说: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该评论
A. 指责租庸调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B. 肯定了租庸调推行的积极作用
C. 认为两税法造成严重流民问题
D. 指出了两税法实施的主要原因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可以得出其认为租庸调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出现了两税法,由此可知,其反映的是两税法出现的原因,D符合题意;A与材料内容不符;材料没有涉及租庸调制的积极意义,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两税法的影响,C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唐代赋税制度的相关知识,唐初在均田制的基础上,推行的赋税制度为租庸调制,但唐代中后期,由于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均田制逐渐崩溃,导致租庸调制不再适用,唐代被迫进行赋税改革,实施了两税法,开始以财产的多少收税。
4.4.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朝代 持续年数(年) 创建书院数(所)
唐朝 290 57
五代十国 530 13
北宋 167 73
南宋 153 473
A. 书院是古代中国教育的主体
B. 儒家思想是书院教育的核心
C. 中国经济文化重心逐渐南移
D. 政局动荡影响书院教育发展
【答案】C
【解析】
材料表明南宋时期,虽然存在时间较短,但书院数量较多,说明南宋时期书院教育较为发达,南宋偏安江南,教育的发展折射出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C符合题意;材料只涉及书院的数量,没有涉及其他形式的教育的比较,得不出A的结论;材料没有涉及书院教学的内容,B不正确;D与材料信息不符,唐代相对两宋时期社会更加稳定,但书院不如两宋时期多。
点睛: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对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过程、影响等有所掌握,经济重心的南移,江南经济的开发,也导致了文化重心的南移,表中数据即是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具体体现。
5.5.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革命运动猛烈冲击着列强在华利益。1926年,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就修改条约事宜与中国进行会谈。最终,中国
A. 废除了英国领事裁判特权
B. 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
C. 停止了对英国的庚子赔款
D. 恢复了丧失的关税自主权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经两次世界大战后,先后在形式上相继予以废除,而实际废除领事裁判权则是在新中国成立后,A不正确;大革命时期中国于1926年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B符合题意;1926年英国退还了中国的庚子赔款,不是停止,C不正确;中国基本恢复关税自主权是在1928年的改订新约运动中,D不正确。
6.6.表1八路军电报(1937年9月27日)
发送与接收者 歼敌数 我军伤亡 有无俘虏
林彪致中央军委 1000余人 我军伤亡三四百名 无
朱德、彭德怀致毛泽东 至少四五百人 未提 300余人
表2日本士兵日记(昭和12年10月3日)
死亡(人) 负伤(人) 失踪(人) 合计(人)
步21联队主力 86 112 3 201
步21联队111平岩大队 94 226 320
步22联队 85 131 2 218
…… …… …… …… ……
合计 519 969 18 1506
表1、表2是关于平型关战役的史料。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表1中两份电报的内容不完全一致,证据力不够充分
B. 表2是日军士兵的个人日记,主观性强,可信度不高
C. 表1是八路军给中央军委的电报,史料价值高于表2
D. 表1的电报与表2的日记可相互佐证,史料价值都高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的说法不正确,两份电报出自不同人之手,不一定不可信;BC说法均比较片面和绝对;历史研究中应该讲各种史料综合运用,相互印证,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了史学研究的相关知识,史料的运用,应该要将各种史料综合运用,相互印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