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高一历史必修一课后训练试卷(33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6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3/21 7:11:3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34份打包 缺1份 Word版含解析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10 鸦片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11 太平天国运动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12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13 辛亥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1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15 国共的十年对峙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16 抗日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17 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19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20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21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22 祖国统一大业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23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24 开创外交新局面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25 两极世界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26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27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5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6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7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8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9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第八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第二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第六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第七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第三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第四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第五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6秋高一历史人教必修1课后训练:第一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课后训练案 巩固提升
  一、选择题
  1.夏启在一次战前的誓辞中说:“用命,赏于祖(神);弗用命,戮于社(神)。”这反映出夏代统治者(  )
  A.具有浓厚的神意观念
  B.确立了完备的尊宗敬祖的宗法体系
  C.注重对自然万物的崇拜
  D.利用天命论来维护统治
  解析:夏商时代的人具有浓厚的神意观念,统治者也利用这种观念来进行统治。材料表明,夏代统治者注重对祖神和社神的崇拜,利用他们的权威,为其讨伐征战作舆论动员。因此,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A
  2.导学号68970002《史记·殷本纪》载,商汤去世的时候,太子太丁之弟外丙继位,外丙在位三年后,其弟中壬继位。中壬在位四年后,太丁之子太甲继位。这反映出商代 (  )
  A.王位世袭制受到严重破坏
  B.没有形成完备的宗法制度
  C.王的权力受到很多的制约
  D.王位的继承由大臣所左右
  解析:材料表明,商朝王位有时是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嫡长子继承制还没有确立,宗法制还不完备。故选B项。
  答案:B
  3.古书记载:“殷(商)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这反映出商朝王权(  )
  A.与神权密切结合 B.完全听命于天
  C.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被神权所左右
  解析: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是商朝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商王宣扬自己的血统是由天神赋予的,自己能通过“尊神”“事神”与上天沟通,从而神化和强化王权,以巩固统治。
  答案:A
  4.据《尚书·召诰》载,周公曾说:“我不可不监(鉴)于有夏,亦不可不监(鉴)于有殷。”这体现出西周统治者注重 (  )
  A.继承前代的政治制度
  B.创立新的行政体制
  C.继承前代的治国理念
  D.借鉴前代经验教训
  解析:“监”通“鉴”,意即照镜子。周公明确表明要“监于”夏商,就是要总结夏商治国的经验教训,更好地治理西周。故选D项。
  答案:D
  5.“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材料所述的政治制度是(  )
  A.宗法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礼乐制
  解析:根据材料“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可知这是分封制造成的土地和政治权力的层层分割。故选C项。
  答案:C
  6.据某历史著作,“西周的官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权力的分配主要根据……来进行,担任……高级职务的多为王室贵族”。引文中省略的文字应是(  )
  A.才能高低 B.血统(缘)远近
  C.贡献大小 D.周王好恶
  解析:在西周时期,宗法制与分封制密切结合,共同维系周王朝的统治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课后训练案 巩固提升
  一、选择题
  1.战国时期,我国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演变的主要趋势在于(  )
  A.逐渐由分裂趋向统一
  B.诸侯争霸愈演愈烈
  C.周王室地位日渐提高
  D.宗法制度日趋巩固
  解析:战国时期,秦国逐渐灭掉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答案:A
  2.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正式取代了过去的贵族政治。“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点是(  )
  A.推行以法治国
  B.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
  C.丞相掌握大权
  D.建立完备的地方行政制度
  答案:B
  3.导学号68970007“上至朝廷,下至乡、亭,构成地主阶级的巨大统治机器。掌管这部机器各个部分的人是流动不定的大小官吏,不是世袭固定的贵族。”上述“统治机器”在全国架构完成始于(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 D.西汉
  答案:C
  4.观察下图,图中空缺的应是(  )
  A.谏议 B.监察
  C.诏令 D.考察
  解析:秦朝在中央和地方上都设立了专门的监察机构,通过监察来保证各级官吏听命于皇帝,这是秦朝皇帝实施权力的重要途径。
  答案:B
  5.统一全国后,秦始皇颁布法令,统一度量衡。这一做法 (  )
  A.不利于彰显各地的经济特色
  B.不利于促进各地经济的均衡发展
  C.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D.大幅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赋税收入
  解析:统一度量衡,是秦朝巩固统一的重要举措。这一措施有利于各地的经济交流,同时,经济的交流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答案:C
  6.秦朝创立了朝议制度,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这种制度(  )
  A.体现出专制政权的民主性
  B.是减少君主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
  C.能有效制约皇帝滥用权力
  D.极大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解析:在朝议中,大臣们可以集思广益,为皇帝裁决提供依据,这不失为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
  答案:B
  7.在秦代,李崇曾任陇西郡郡守,按照秦朝的规定,他(  )
  ①是陇西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②有权任命所辖县区的主要官员 ③负责管理所辖的县区 ④必须服从中央的管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按照秦制,郡县的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因此,②的叙述是错误的,故选C项。
  答案:C
  8.导学号68970008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同学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后训练案 巩固提升
  一、选择题
  1.“大臣有罪,由尚书劾奏;选任御史大夫,由尚书品定高下……丞相若有过失,反由尚书问状劾奏。”上述现象出现于(  )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解析:题目提供的材料表明,尚书的地位超越丞相,成为中枢机构。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形成中朝,三公九卿变成外朝,成为执行机构。故选A项。
  答案:A
  2.导学号68970012汉景帝曾“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诸官长丞皆损其员”。他采取这一措施的背景是(  )
  A.汉政府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
  B.同姓诸侯国成为加强中央集权的支柱
  C.王国的力量已经无力同中央对抗
  D.平定王国叛乱有了打击其力量的契机
  解析:题目提供的材料表明,汉景帝把王国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同时又削减了王国的官员,这是其平定七国之乱的结果。
  答案:D
  3.汉朝时,汉武帝下令九卿直接向他奏事。与此同时,他还选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帮他出谋划策,发号施令。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限制相权以保证皇权独尊
  B.避免中央政权的决策失误
  C.提高中央政权的行政效率
  D.逐步扩大政权的社会基础
  解析:根据秦朝的定制,九卿是丞相之下的执行部门,汉武帝让九卿直接向皇帝奏事,这实质上是通过限制丞相的权力,来维护皇权的独尊。
  答案:A
  4.魏晋时期,“当官者以理事为俗吏,奉法为苛刻”,“从容为高妙,放荡为达士”。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中央集权的削弱 B.社会风气的败坏
  C.国家分裂的危害 D.世家大族的衰落
  解析:魏晋时期,在政治上实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把持大权。题干材料所反映的现象,表明世族已失去了统治能力,走向了衰落。
  答案:D
  5.三省六部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该制度(  )
  A.从根本上避免了中央政权决策的失误
  B.显示了古代中国政权的民主性
  C.标志着古代中国国家机构的不断严密
  D.是用相权制约皇权的重要尝试
  解析:从本质上说,古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专制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皇权至高无上,无法从根本上避免决策失误,因此,A、B、D三项的叙述都是不正确的。三省六部制是秦汉以来中国政治制度长期演变的结果,它反映了统治者治国经验的积累,标志着古代中国国家机构的不断严密。
  答案:C
  6.导学号68970013659年,武则天通过高宗诏令改修《氏族志》为《姓氏录》,规定凡五品以上官员“皆升谱限”,进入士族之列,其余“各以品位高下”为标准,共分九等,其中皇后之武姓被定为第一等。武则天的做法旨在(  )
  A.打击皇族以控制唐朝的政权
  B.恢复门阀制度以巩固自身统治
  C.进一步打击士族以加强集权
  D.扩大官吏来源以稳固自身地位
  解析:按照现任官员的等级编制《姓氏录》,是对原有谱系之学的否定,这一措施冲击了原有的士家大族对封建统治的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项。
  答案:C
  7.唐朝时,政事堂一开始是三省长官议事的地方,非三省长官不得进入。后来,皇帝常常把一些官阶较低的官员加上“参与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等头衔,让他们有资格进入政事堂参与朝政。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提高政府决策的效率
  B.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C.进一步削弱宰相权力
  D.扩大唐政权的社会基础
  解析:随着政事堂议事参与者的增多,宰相的权力进一步分散和削弱,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答案:C
  8.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的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解析:题干图片显示出,虽然唐代实行了科举制,扩大了选官的范围,但是,这一时期士族子弟仍占进士的71%,寒素子弟、小姓子弟所占的比重较小。这表明,当时的科举制并不完善。
  答案:D
  9.“宋时的三省是虚位,既不常置,也不预国事,居宰相之位的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宋代的这种设置(  )
  A.使中央机构的运作机制臻于完善
  B.化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进一步强化了专制皇权
  D.是导致北宋出现冗官局面的主要因素
  解析:把三省变成虚位,这实质上是进一步削弱相权的举措,宋朝统治者实行该举措的主观目的就是加强皇权。故选C项。
  答案:C
  10.导学号68970014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是为了(  )
  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C.钳制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元代在地方设立行省,大量任命官员,使行省有诸侯的形制却没有诸侯的权力,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选官,故A项错误;行省不局限于边疆,“钳制边疆地区”的说法片面,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减少财政开支的内容,故D项错误。
  答案:B
  11.观察某朝的中央机构展示图,该朝代是(  )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解析:中书省是元朝的最高行政机构,宣政院是元朝设立的主管少数民族和西藏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
  答案:D
  1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