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8题,约15890字。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份,共72分)
1.康熙《徽州府志》中写道:“父老尝谓新安有数种风俗,胜于他邑。千年之冢,不动一抔,千丁之族,未常散处,千载之谱系,丝毫不紊。主仆之严,虽数十世不改,而宵小不敢肆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清代徽州地方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B.清代徽州形成了大规模的田庄经济
C.清代徽州等级秩序森严 D.清代徽州的风俗有利于商帮发展
2.兴科举之前,从春秋战国直至隋初,历代实行过“养士求贤”“军功赏爵”“察举征辟”“九品中正制”等多种选官方式。这些选官制度的共同之处在于( )
A.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B.体现了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了主流思想
C.主要从贵族子弟中选拔才俊 D.阻绝了天下英才进人统治阶级的道路
3.礼起源于先民的习俗仪式,重在敬神。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又创作舞乐、史诗,激发人们的认同感。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儒家学派始于周公旦 B.自古以来中国社会重视“礼”
C.周礼重心从神转为人 D.礼乐制度重在维护社会等级
4.“凡子受父母之命,必籍记而佩之,时省而速之……若以父母之命为非,而直行己志,虽所执皆是,犹为不顺之子。”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宗法关系中长尊幼卑 B.体现了宗法制度强调血缘纽带
C.体现了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D.此做法有利于凝聚宗族
5.商朝的“外服”大都是迫于武力征服才承认商王的中心地位的,而西周的诸侯是周天子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形成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皇权专制得到加强 B.中央集权体制形成
C.血缘政治开始形成 D.统一国家初露端倪
6.据史书记载,周公在辅佐成王时“制礼作乐”, 制定和推行了一套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定。这表明古代礼乐( )
A.是对宗法制的解释 B.有助于维护统治秩序
C.维护封建等级观念 D.来源于儒家政治思想
7.秦朝建立前夕,秦相吕不韦组织编撰《吕氏春秋》,主张以法治国、因时变法,并认为天下不是“一人之天下”而 是“天下人之天下”。这反映出《吕氏春秋》( )
A.阐述了反专制的政治倾向 B.反对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
C.主张调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认识到君主专制强化的弊病
8.史学家马端临认为:“至中正之法行,则评论者自是一人,擢用者自是一人。评论所不许,则司擢用者不敢违其言;擢用或非用其人,则司评论者本不任其咎”。该制度的实行( )
A.打破了门第选拔界限 B.惩革了选官中的徇私之弊
C.导致贵族政治的复活 D.助长了士族对政权的控制
9.宋仁宗年间,“刘保衡鬻卖房产案”曾给嘉佑政坛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三司使张方平因贱买了商人刘保衡的房产,遭御史中丞包拯弹劾而罢免外放。继任三司使宋祁因与宰相宋庠为兄弟,又遭包拯弹劾而离职改任。这表明宋代( )
A.回避制度能够有效杜绝官员的腐败 B.官场争斗十分激烈
C.注重通过监察制度来防范官员贪腐 D.文臣注重道德操守
10.贞观三年,吏部尚书杜如晦对唐太宗说,“两汉取人,皆行着乡闾,州郡贡之,然后入用,故当时号为多士。今每年选集(科举),向数千人,厚貌饰词,不可知悉,选司但配其阶品而已。铨简之理,实所未精,所以不能得才”。这表明( )
A.唐太宗决定改革科举制度 B.杜如晦认为科举制有缺陷
C.唐朝继承了汉朝的察举制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