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5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8/8 13:39: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3道小题,约10920字。

  海南省海口市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山西省因历史上有韩、赵、魏三国而被称为“三晋之地”,但山西省的简称是“晋”,而不是韩、赵或魏。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晋国的历史更为悠久    B. 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C. 晋国代表统一的潮流    D. 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山西省的简称是“晋”,而不是韩、赵或魏,其原因在于晋国是西周分封制下周成王弟唐叔虞的封国,周成王弟唐叔虞属于西周宗室,这体现了宗法制正统观念,故D选项正确;晋国的历史悠久的原因仍然在于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影响,故A选项错误;分封制的基础是宗法制,故B选项错误;晋国没有统一中国,故C选项错误。故选D。
  2. 公元前74年汉昭帝去世后,内朝首领外戚霍光召集九卿开会,欲废昌邑王刘贺,另立汉宣帝。有人说,该请宰相参加。霍光说,这是皇帝家事,用不着丞相参加,我们只议定请示皇太后就完了。这实质上反映了
  A. 内朝权力在外朝之上    B. 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
  C. 汉代专制皇权的加强    D. 皇权受到相权的限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内朝首领霍光拒绝丞相参加废立皇帝的会议,因为汉代内朝权力来自于皇帝,因此这实质上反映了专制皇权的加强,故答案为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内朝掌握决策权力,外朝掌握执行权力,A项不能反映内外朝制度的实质,排除;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于汉武帝时期,排除B;D项与材料反映的史实不相符,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西汉内外朝制度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意在考查考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西汉时期为加强皇权,汉武帝任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形成内外朝制度。内朝参与决策,以丞相为首的外朝负责执行,相权受到削弱,皇权得到加强。材料所述排斥丞相的现象反映的实质就是专制皇权的加强。
  3. 唐朝科举考试中,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其考生有两个来源,即生徒和乡贡。“生徒”是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官办学校)送往尚书省的应试者,“乡贡”是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的应试者。由此可知唐朝
  A. 注重考试资格的公平性    B. 承认私立教育的合法性
  C. 排除恩荫入仕的可能性    D. 堵塞了门阀入仕的途径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介绍了中国唐代的科举制的两种生源:生徒和乡贡。这两种生源代表了国家教育和私立教育,他们能够参加科举说明了政府对他们的认可,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C选项说法错误,这是关陇门阀依旧把持着选官用官的主动性;D选项说法错误,科举制有利于选官的公平。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4. 铜匦,武则天所创,类似于检举箱,惟武则天可拆看,其他人无法打开。初为朝廷接受臣民投书反映各方面问题的匣子,后逐渐成了匿名的揭发官员不当或不法行为的一个容器。铜匦的出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 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B. 古代监察制度的进步
  C. 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    D. 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惟武则天可拆看”,利用铜匦监察官员,从侧面反映专制的加强,故 B项正确;材料中论述是监察制度,不是君主专制,故 A 项错误;民本不是材料所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故 C 项错误;中央集权立足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材料无关,故 D 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古代监察制度
  5. 宋初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赋,后来实际上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明初,朝廷派官员分巡各省督理税粮等,称为巡抚,后实际掌握地方军政大权。这些变化说明
  A. 地方势力的扩大    B. 中央集权的强化
  C. 监察体制的完善    D. 封建吏治的腐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中央派出的负责地方某一方面职责的官员成为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说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故选B。转运使和巡抚是中央派出的官员,材料反映的不是地方势力的扩大,不选A。从材料体现不出监察体制,不选C。材料不能体现吏治腐败,不选D。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表现
  6. 宋代读书人无论在位与在野都敢于品评朝政,力争“正君心”“得君行道”,但明代知识分子很少议论时政,王阳明就要求门人恪守“君子之思不出其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明代
  A. 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    B. 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C. 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D. 政治环境的严重恶化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宋代读书人力争“正君心”“得君行道”,体现宋代高度重视从儒学义理中寻求政治理念,同时形成了较为开明的论政风气;而明代“君子之思不出其位”,体现不在其位,就不谋其政,不要议论时政,这两种风气的变化只要是明代政治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D项正确。中央集权加强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A。程朱理学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以后逐渐发展为官方哲学,排除B。商品经济的繁荣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D。
  7. 有学者认为:“雅典民主政治与以选举为原则的现代民主政治有着根本的不同。在雅典人的思想中,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分析里,选举所代表的不是民主政治,而是贵族或精英政治,民主政治的根本原则是平等。”这一“平等”原则在雅典政治生活中主要体现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