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2017届高三4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6题,约7340字。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1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选择题 共4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朝甲骨卜辞中,有许多卜问年岁丰欠与求年(求丰年)的记录,如云“用十组猪牛羊祭拜大
甲,用十组猪牛羊祭拜祖乙”。此类现象主要表明
A.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起源较早 B.商代社会生产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C.商代的农业生产技术有待提高 D.农业是商朝社会的主要生产部门
2.秦代设立的全国最高监察长官御史大夫一职,银印青绶(佩系官印的青色丝带),汉初仍然沿用。到了汉成帝时,金印紫绶,史称‘‘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这反映出
A.御史大夫权势日重 B.汉代君权有所削弱
C.宰相制度日益完善 D.御史大夫职权未变
3.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正直的君主任用了奸臣,就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忠直的臣子侍奉昏庸的君主,也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只有正直的君主和忠直的大臣相处共事,如鱼得水,那么天下就可以平安无事了。”由此可知,唐太宗的政治理念是
A.谏官十明君→皇权加强 B.昏君十良言→社会动荡
C.昏君十奸臣→国破家亡 D.明君十良臣→治世良方
4.黄庭坚《题子瞻墨竹》诗云:“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因知幻化出无象,问取人间老斫轮(经验丰富者)。”黄庭坚认为画竹应该
A.取材于市民生活 B.学会栽培竹子 C.注重抒情写意 D.揭露社会现实
5.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这说明
A.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生活规律 B.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
C.古代妇女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D.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
6.据史料记载,自明成祖后,皇子被封为藩王后必须离开京城,“不临民,不治事”,非奉诏不得进京;清代诸皇子则酌封亲王,可留驻京师,“内襄政本,外领师干”,形成皇帝在宗室亲王直接簇拥下共同运作官僚体系管理国家的局面。明清这两种分封
A.背景相同 B.内容相同 C.对象不同 D.目的相同
7.清代乾隆八年,唐英所著的20幅《陶冶图说》描绘了制瓷业的20道工序;景德镇的《浮梁县志》又记载了22种制瓷业工种。这可以论证出当时
A.制瓷业专业化程度较高 B.制瓷工序繁琐工种混杂
C.瓷都景德镇制瓷业发达 D.制瓷业已出现雇佣关系
8.古罗马在对外扩张过程中,异邦人的法律地位逐渐得到承认,并设立了专门审理涉外民商事纠纷案件的外事裁判官。外事裁判官在司法实践中,一方面创制了以外事裁判官告示为主体的万民法;另一方面创立了审理涉外案件的程式诉讼程序。这反映了古罗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