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历史必修二二轮复习专题测试: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经济专题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7道小题,约12940字。
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经济专题单元测试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2016•江苏盐城高二必修第一学期期末•2)古罗马学者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下列叙述与材料不匹配的是( )
A.中国古代丝织业技术十分发达 B.古罗马人非常青睐中国的丝织品
C.中国丝绸经由丝绸之路转运至欧洲 D.私营作坊的兴起使丝织技术更加精湛
【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根据题目中关键词“人工巧妙达到极点”可以得出,中国古代丝织业历史悠久,丝织业技术发达,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题目中古罗马学者对中国丝织品的赞美,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西汉时期,中国通过路上丝绸之路与古罗马进行贸易往来,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题目中并未提到“私营作坊”,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
2.(2016•河北保定高三期末•28)明朝人于慎行在《谷山笔麈》中记载:“华亭相(明朝内阁首辅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徐光启文集》载:“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材料反映当时( )
A.官商勾结现象严重 B.田庄手工业比较发达
C.大商入买田置地现象普遍 D.士大夫经商致富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解析】材料中“华亭相……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启中举……(植蚕)与市为贾,骤富”,谈到都是官员经手工业、商业致富,与官商勾结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与田庄相关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植蚕)与市为贾”,与买田置地无关,故C项错误;分析材料“启中举……(植蚕)与市为贾,骤富”,即可得出士大夫(徐光启)经商致富,故D项正确。
【答案】D
3.(2016•豫晋冀高三第三次调研•4)《清史稿》记载了晋商捐赠白银给清王朝,清王朝则用“赐产”“入籍”“赐职”以及特许经营和贷给资本等方法予以回报的史实。可见,晋商的发展( )
A.折射了清朝统治的腐败没落 B.得益于与政治力量紧密结合
C.标志着政府商业政策的转变 D.使商人与政府经济利益趋同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解析】材料中体现不出政府腐败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特许经营和贷给资本等方法予以回报”说明晋商利用官场与商业结合,故B项正确;古代重农抑商政策一直没变,故C项错误;经济利益趋同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
【答案】B
4.(2016•湖北黄冈高三元月调研•29)辛亥革命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晚清重臣,依然得到了世人的尊重。孙中山在视察武汉时称,“张之洞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这些晚清重臣所以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较高的评价,主要是因为他们( )
A.排满兴汉瓦解清廷 B.推进民主同情革命
C.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D.兴办洋务走向近代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晚清重臣”可以看出这些人是清政府统治的拥护者,故A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晚清重臣”,可以看出这些人主要是进行经济近代化的活动,没有推进民主同情革命,故B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晚清重臣”可以看出这些人的洋务运动根本目的是巩固清政府的统治,直接目的是自强求富,抵抗外来侵略,对民生的改善极少,故C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晚清重臣”可以看出这些都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也为挽救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做出探索和贡献,因此受到后人的尊重和较高的评价,故D项正确。
【答案】D
5.(2016•山东青岛高三期末•16)下图为中国工业发展初(1872~1911年)创办的厂矿(食品、矿冶、纺织、机器四个行业)数量统计柱形图。根据所学,图中从行业l到行业4的顺序依次应该是( )
A.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B.机器业、矿冶业、食品工业、纺织业
C.矿冶业、纺织业、食品工业、机器业D.机器业、食品工业、纺织业、矿冶业
【考点】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解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主要是集中在轻工业领域,特别是纺织业发展迅速,故行业3是纺织业,机器业明显占得比重小,故行业2为机器业,所以从行业1到行业4的顺序应为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6.(2016•山东威海高三期末•17)1913年,中国进口的各种机器总值仅800万关两,占该年进口总值的1.4%;但到1936年,已增至3800万关两,占该年进口总值的6.4%。其中来自英、日、美、德的纺织机械和电力设备名列前茅。究其原因是( )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提供了有利环境
C.辛亥革命扫除了发展的障碍
D.中国已广泛运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
【考点】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中“到1936年,已增至3800万关两,占该年进口总值的6.4%”,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采取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冲击,因此并没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