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月考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2道小题,约5590字。
长春市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月考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两则材料是一位先秦思想家在评论两位政治人物时表达的观点。这位思想家可归类为( )
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 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
A.墨家 B.法家 C.道家 D.儒家
2.王敬川在《儒学的现代走向》一文中说,孔孟在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的言论:(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了当时( )
A.儒者具有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 B.儒学低下的社会地位
C.儒者抱有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 D.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
3.《论语•尧曰》表达了孔子对尧舜言论的认同,战国时期,“孟子言性善,言必称尧舜”,荀子也称赞“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这能够说明( )
A.尧舜提出了早期的儒家学说 B.儒学理论不适应现实的需要
C.儒家学者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D.儒家借助历史宣扬伦理思想
4.有学者研究《论语》后认为,孔子很少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仁。该学者进而认为战国时有一位思想家的学说弥补了孔子很少讨论的“群体的仁”。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
A.老子 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
5.公元前513年,晋国赵鞅将刑书条文刻铸在铁鼎上,公之于众,史称“铸刑鼎”。孔子对此批评说:“晋其亡乎!”孔子认为,将治理民众的刑法铸于鼎上,混淆了贵贱尊卑的等级。“贵贱无序,何以为国?”这反映了( )
A.“刑鼎”体现青铜器冶铸技术的进步 B.孔子反对以严刑峻法治理国家
C.“贵贱无序”会危及到君主专制统治 D.孔子力图维护传统的等级秩序
6.战国时期除道、儒、墨、法四大学派之外,还有一些有影响的学派。其中主要有讨论合纵、连横的纵横家,提倡重农政策和探究农业技术的农家,研究军事理论的兵家,以及综合各派学说的杂家等。这表明当时( )
A.社会分化加剧 B.礼崩乐坏统治失序
C.民本思想盛行 D.诸子学说注重实用
7.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可见,道家( )
A.反对掠夺,拯民疾苦 B.追求平等,无为而治
C.避世出尘,提倡包容 D.遵循规律,和谐处世
8.汉武帝将《孝经》列为各级各类学校必修课程,创立“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把遵守、践行孝道与求官任职联系起来。这些做法有助于( )
A.改造传统儒学 B.宣扬社会教化 C.打击豪强地主 D.选拔实用人才
9.周武王伐商,是利用了商朝士卒的临战前倒戈而取得胜利的。周公将之总结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周朝贵族对周之所以取代商这一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一思考带来的结果是( )
A.提出了中央集权思想 B.形成了官僚政治理论
C.确立了宗法分封制度 D.出现了天人感应学说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