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百校联盟押题卷(新课标卷1)高考最后一卷历史(第七模拟)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8370字。
2016年百校联盟押题卷(新课标卷1)高考最后一卷历史(第七模拟)
一、单选题:共12题
1.春秋之世,国君“为天子之同姓者十之六……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秦始皇设职授官,说明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终止,它从政治结构上保证了大一统帝国的存在。材料所述变化表明
A.官僚政治有利于国家统一 B.世卿世禄确保了王位世袭
C.分封制不利于权力的世袭 D.贵族政治有利于国家统一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转型。材料信息说明,春秋时期的贵族政治导致诸侯混战,而秦始皇终止了等级世袭,建立官僚政治,保证了大一统帝国的存在,据此可知,官僚政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A项正确。B项和C项不符合设问要求。贵族政治导致了春秋时期的分裂割据,不利于国家统一,D项错误。
2.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说:“李贽的悲剧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黄仁宇认为李贽悲剧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吏治的腐败黑暗 C.腐朽的专制制度 D.自由思想被禁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李贽的悲剧……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根据这些信息并结合教材知识即可判断,李贽悲剧的主要原因是腐朽的专制制度,故选项C正确。A虽然是李贽“异端”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但不符合设问要求“悲剧的主要原因”;B、D只是腐朽的专制制度的具体表现,应排除。
3.《乾隆御制诗》中写道:“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诗中“宁可求全关不开”表现了乾隆皇帝
A.要求关闭国门禁止外来贸易 B.对西方人叩关的深深疑忌
C.希望关闭国门享受太平盛世 D.对西方人叩关的极力排斥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闭关锁国”政策。通读全诗的内容很容易发现诗中“宁可求全关不开”体现的是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选项A中的“禁止外来贸易”不符合史实,应排除。C项表述不符合题意和教材知识,应排除。选项D中的“极力排斥”也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备注】解答本题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读材料时囫囵吞枣,以偏概全。试题虽然只考查诗中的一句“宁可求全关不开”,但解答试题时要全面理解全诗的内容和作者写作的意境,不能盲目臆测。诗的后两句是对设问的解释,只有读全、读懂这首诗才能够得出正确选项。
4.陈旭麓先生认为,开平煤矿(李鸿章创办)生产的开平煤投入市场后,由于质优价低,中外争相使用,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不仅如此,它还给附近地区提供了廉价燃料,促进了其他工业的发展。据材料可知,开平煤矿的性质是
A.封建官办性质的洋务企业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