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ppt12
- 资源简介:
共49张。
姓名 刘军 单位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第一中学
学科 高中历史 年级 高二
单位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第一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建设方面的探索,包括两部分内容: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由三目组成,第一目“伟大的转折”重点从思想解放主义角度阐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即介绍新时期理论探索的背景;第二目“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讲述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第三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背景、主要内容、历史意义三个方面对“三个代表”做了详细的介绍。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形成了新世纪加强自身建设的伟大纲领,为我们伟大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二、学生分析
高二文理分科后,大部分文科同学们的历史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还较强,且从课堂教学的实践来看,学生学习历史兴奋点多集中在直观教具和生动的历史事件上,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阶段。鉴于本课内容文字与影视资料非常丰富,老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选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同学们积极参加教学活动,树立同学们的主体意识,让同学们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另外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显得比较困难,可通过设置一些比较历史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三、教学目标
1.课程标准
概述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当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2.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条件;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探究、情景再现、历史比较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我们的行动。
(2)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