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中学2015-2016学年上期高三一练前第二次强化训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有36道题,约7170个字。
2015—2016学年上期高三一练前第二次强化训练
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高三历史备课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治学的门径与取法》一文中说:“史学家治史重在恰如其分地解读史料,适得其所地呈现史事,从各种层面角度显现前人本意和史事本相以及相互联系,并且表明依据什么说是如此这般,所用论据是否经过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的反复验证。”这说明治史
A.是历史学的重要基础B.可以知得失,辨真伪
C.贵在还原历史的真相D.应相信史料,重推理
2.“征辟”是中国汉代耀用人才的一种制度,“征”是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启辛”是由政府高官征辟属吏,然后向朝廷推荐。这反映出汉代
A.皇帝亲自考查选拔人才B.无须通过考查即可任用
C.选官方式有一定主观性D.孝廉是入仕的主要依据
3 .搬穿,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之一,它拥有很高的智慧,能辨是非曲直,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至清代,御史和按察使等监察司法官员都一律戴搬穿冠,穿绣有“搬穿”图案的补服。这表明古代统治者
A.主张清廉惠民政治B.希望恢复商周时代的法制
C.企盼统治长治久安D.追求清政廉明的政治理想
4.自秦至宋元,中国民间贸易多以谷帛与钱,无用银之例。但是从明朝起,白银逐渐代替其它货币,广为流通。这一现象被史学家们称之为“中国史上一重要变更”。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加强B.资本主义萌芽的必然结果
C.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D.白银矿藏资源的大量开采
5.下面是从汉到宋的地域人口比例变化情况表。据此可知
A.政治中心变动推动经济重心南移B.黄河流域水患致人口流失
C.海上对外贸易超过陆上对外贸易D.社会稳定有利于人口增长
6.“景德镇瓷业习俗是景德镇制瓷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德镇在宋代出现‘村村窑火,户户陶诞’的景观,瓷业习俗已具雏形。……由于分工不同,工匠必须各自掌握一种专门技艺,并以此为终身职业。”材料反映出景德镇
A.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的商帮B.制瓷工艺导致瓷业生产分工细致
C.瓷业习俗助推工艺水平提高D.瓷业习俗深刻影响新工艺的发明
7.南宋朱熹说:“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其思想主旨是
A.提倡尊卑有别的社会秩序 B.继承发展古代传统思想
C.希望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 D.维护传统道德价值体系
8. 在筑城技术方面,宋以前的城市,城墙主要为夯土或版筑,城门多有木柱支撑而成。宋代一些重要城市开始包砖,明代城门包铁皮,筑砖拱门等。这种变化反映了
A. 民族矛盾推动中原防御体系的升级B. 火药用于军事导致筑城技术的改变
C. 封建社会晚期中国社会的浮华之风D. 工商业发展刺激重农抑商政策强化
9.经济学博士张仲礼在《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中说:“上海,1850年进口货物为390. 8万元,其中鸦片占5400,棉布为3400,棉纱为600;1870年,进口货物为6457. 4万元,鸦片占3400,棉布为5000,棉纱为6000”这种现象反映出
A.传统手工业已消失B.近代中国外贸格局发生变化
C.小农经济加速解体D.资本主义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10.据记载,《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一年,日本对中国的棉纱输出立刻增长了4. 3倍;第二年,在1896年的基础上又增长了1. 8倍”。这说明
A.中国近代纺织原料主要依赖进口B.帝国主义进入资本输出的阶段
C.近代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的加深D.中国民族工业对棉纱需求剧增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