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33
- 资源简介:
课件共18张,教学设计约5180字。
教学设计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林则徐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和90年代维新思想;
(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
(3)运用所学知识认识中国人民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探究与当时世界形势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联系必修①②的有关内容,讨论近代中国人思想解放的时代背景。
(2)运用制表的方式,将学西方、寻变革的思想历程梳理清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敢于面对现实、冲破樊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爱国精神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学情分析 】.
这是高中历史必修三,高一学生虽然已经上了一学期历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依旧把历史作为一门副课,课前课后都不预习和复习,历史功底较弱。
【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
1、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思想的变化历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
2、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
【导入】图片导入 .
由图片导入新课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1、政治上: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2、经济上: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思想上: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
【讲授】
(一)合作探究:
面对当时中国的社会危机,先进中国人采取了哪些救国之路?
(可以从阶级角度思考)
师生互动:
•地主阶级: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思想
维新变法
一、开眼看世界(19世纪四五十年代)
1、背景:当英国鸦片走私船开始频繁出没于中国东南海域的时候,清朝君臣对其一无所知。(划书)鸦片战争一败涂地。(记)
在开眼看世界之前,难道清朝的君臣国民都是闭着眼睛的吗?
材料一、1559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北京,官员在《会典》书籍上查不出有意大利这个地方,就坚决否认世界上有意大利。幸而《会典》上有大西洋国,于是利玛窦只好自封为大西洋国民。
材料二、因为许多洋人不肯向中国官员下跪,于是许多中国人便认定洋人的腿弯不了,倒下就站不起来。 清朝的君臣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周围国家都是蛮夷之国,禽兽之国。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当时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无知,不了解世界形势的发展。
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中一败涂地,颜面尽失,不得已向蛮夷之邦——英夷,屈辱求和,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