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学案与检测
- 资源简介:
约5080字。
学案19 新中国的教育事业
[课标要求] 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一、奠基时期的教育事业
1.拉开序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1)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成为紧迫任务。
(2)内容
①借鉴苏联经验,建立人民教育事业。
②确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
(3)措施
①对高等学校的院系和课程设置进行调整。
②1951年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对各类学校的学制进行改革,形成了新的教育系统。
2.教育方针
(1)背景: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2)制定:1957年毛泽东明确提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3)意义: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确立了社会主义教育方针。
[归纳总结]
新中国初期,我国教育的特点。
(1)除旧布新,确立新的教育制度,改革与调整并举。
(2)教育服务对象发生变化,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
(3)制定新的教育办学方针。在办学体制和办学形式上加快改革步伐。
(4)各级各类学校调整教育模式,充实部分学科和专业,使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整、系统。
(5)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接班人。
3.成就
(1)到1965年,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2)为国家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基本上满足了当时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促进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