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
- 资源简介:
约5200字。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课标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教学目标
1.阅读教材,识记汉初统治者实行“无为而治”和汉武帝“有为”的具体表现、董仲舒的主要思想主张、汉武帝尊儒的主要措施。
2.依据教材及导学案中的材料,通过生生共议、师生互议、学生质疑,分析从汉初“无为”到汉武帝“有为”的时代背景;依据董仲舒“春秋大一统”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思想主张分析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与影响;理解汉武帝尊儒措施的影响;初步感悟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与封建统治者之间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学法指导
1.依据客观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制定不同的统治政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大政方针的制定需要思想理论的指导,因此统治者采用适应当时历史发展需要的思想理论也是必然的。
2.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辨证地分析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重点难点
1.重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
2.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自制“导学案”。
教学方法
以“四导一评”教学模式为主,辅以其它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有机引入】
创设问题情境: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三教九流,各种学派即相互批驳,又相互融合,形成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而思想说到底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同时又是为政治所服务。时代不同,需要不同,统治者对思想学说的态度措施也不同。请问:春秋战国到秦朝,统治者最喜欢什么样的思想?汉朝统治者又喜欢什么样的思想?为什么?
引导:春秋战国到秦朝,统治者喜欢法家思想;汉初统治者推崇的道家(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汉武帝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自主学习】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材P8-11,在书上进行圈、勾、划,对知识点进行记忆与思考。
1.阅读教材第一目“从‘无为’到‘有为’”(注意“前言”、历史纵横等部分)
A(1):简述汉初统治者“无为而治”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表现。
【2组学生板演预测】历史背景:西汉初期,经历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急需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表现:休养生息,如减轻田租、减免赋税和徭役、士兵还农等等。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特别提示】如何理解“无为而治”
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张。无为,即“不为物先,不为物后”,顺乎自然以为治。无为是实现无不为、无不治的前提和条件,“以无事取天下”。无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