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评(一)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5题,约6860字,答案扫描。
太原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评(一)
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第6页答题栏内。
1.《国语》载:“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的基础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礼乐制
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官职发生了变化,平行的三卿变成了单个的主导官员,称为“执政”,齐国为相,晋国为元帅,楚国为令尹等。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贵族政治的彻底解体 B.开始向官僚政治转化
C. 士阶层崛起和权力下移 D.世卿世禄官制的颠覆
3.汉宣帝地节四年下诏曰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不判死刑),皆上请廷尉以闻。”“亲亲得相首匿”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的法律原则和制度。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A.亲属间可以相互隐匿所有犯罪行为
B.亲亲得相首匿的目的在于尊崇伦理
C.被告人亲属如果出庭作证将受处罚
D.这一原则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4.汉武帝元朔二年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子弟毕侯矣。汉武帝此举的意图是
A.施恩于诸侯子弟,扩大统治基础 B.缓和郡县与封国的矛盾
C.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要求 D.削弱地方上诸侯国的力量
5.朱元璋建国之后,废除宰相制,发布《皇明祖训》警告子孙:“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毋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并敕谕群臣国家罢丞相,设府、部、院、寺以分理庶务,立法至为详善。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这一做法
A.导致了明朝政治的腐败 B.消除了皇权旁落的隐患
C.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堵塞了制度改良的可能性
6.孙中山先生说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他强调的是
A.用考试选拔人才的合理性 B.科举考试逐渐发展完善
C.科举考试打破了门阀制度 D.民国应该坚持科举制度
7.南宋初年士大夫袁采在《世范》中说世事多更变,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常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法禁虽严,多是幸免,唯天网不漏。谙云:富儿更替做。盖谓迭相报酬也。”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强大冲击 B.不抑兼并政策的实施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