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3题,约7950字。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题分数:100分
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杨师群教授所著《中国历史的教训》一书对百家争鸣的重要人物给予了高度评价,下列评价针对孟子的选项是( )
A、主张专制的底层工匠 B、空中楼阁的辛勤建筑师
C、专制理论的极大成者 D、虚无主义的逍遥游客
2、屈原的《天问》一口气向湛蓝苍天质问172个“为什么”;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 的跃跃欲试,苏东坡“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的惴惴不安,都体现了中国古人对朗朗太空的好奇、向往和揣测。我国最早实现这个梦想的是:( )
A、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B . 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
C、向南太平洋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D .“嫦娥三号”准确入轨
3、历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要理解其中关于秦始皇的评论,可能需要依据( )
A.统一文字、焚书令、秦朝速亡 B. 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秦朝速亡
C.焚书令、秦朝速亡、科举制度 D. 焚书令、秦朝速亡、后世没有采用该手段
4、《汉书•艺文志》记载“凡诸子百八十九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说,以此弛说,取舍诸候。” 其意在说明“百家争鸣”的出现 ( )
A. 为了满足春秋战国政治军事斗争的需要 B. 属于新兴地主与没落贵族之间的斗争
C.促进了当时中国思想界各类学说的质变 D. 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文化发展的基础
5、《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庐江舒人也。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徭,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一种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职)”。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文翁因家庭身世受重用 B.儒学在当时备受重视
C.郡县官员都可自行任命 D.汉代教育只有官学体系
6、北宋程颐说道“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说明( )
A.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B.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
C.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D.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
7.北宋“二程”解释“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在“二程”眼中,“中庸”是( )
A.不偏不倚 B.过犹不及 C.坚守正道 D.以和为贵
8.“我将根据公民大会及500人会议通过的法令规章投票。至于无法可循的案例,我将尽我所能作最佳判决,不偏不倚。"这段誓词的宣誓人任职于古代雅典的( )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陪审法庭 D.十将军委员会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