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16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7小题,约6590字。
衡阳市八中2016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
请注意: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权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怎样的特点
A.自给自足 B.家庭经营 C.男耕女织 D.精耕细作
2、《史记》有《河渠书》,《汉书》有《沟洫志》,主要针对黄河患害的严重而写的。但是《后汉书》到新、旧《唐书》都没有《河渠书》或《沟洫志》等篇章。学者归因于黄河基本上安流无事,无需专辟篇章。请问这一时期黄河安流的原因最可能是
A.北方胡人政权重用汉人,不乏水利专家
B.黄河中游西侧多属胡人居处,变农为牧
C.黄河中游西侧农业大为进步,水利发达
D.北方朝廷政治清明,治理黄河成效显著
3、下表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逻辑关系对应准确的是
历史现象 原因
A “置市令,掌百姓交易之事” “京(唐都长安)夜市宜令禁断”
B 唐朝时兰州与河西走廊诸城以中转贸易为主 唐朝始开通陆上“丝绸之路”
C 扬州、越州在漕运粮食布帛以满足唐朝军国需求中发挥重要作用 隋炀帝修建了大运河
D 唐朝后期益州(成都)“水陆所凑,货殖所萃”,成为大都会 唐蜀郡太守开凿了都江堰
4、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形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B.徽州出现了许多特色作物种植区
C.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 D.北方农民因战乱大量南迁推高地价
5、隋朝在推行均田制的同时,制定“输籍定样”(划分户等标准),发到各州县,每年正月五日,县令派人到农村,依定样划分户等,作为征调赋役的依据,并且国家规定的赋税、力役数量低于豪强地主对佃农的剥削量。上述做法的作用主要在于
A.强化中央政府对州县的管理 B.扩大国家编户增加政府收入
C.严厉控制人口防止地方叛乱 D.维护了佃农的经济政治权利
6、清人赵吉士在《寄园寄所寄》中对徽州这样描述道,“新安各姓聚族而居,绝无一杂姓掺入者,其风最为近古。出入齿让,姓各有宗祠统之;岁时伏腊,一姓村中千丁皆集,祭用文公《家礼》,彬彬合度。”这反映出徽州地区
A.祭祀讲究宗族观念 B.宗族结构传统严密
C.理学思想深入人心 D.徽派文化开始形成
7、族田义庄是宗族宗法制度的产物,肇始于北宋范仲淹创建的范氏义庄,明清时各地十分盛行。据成书于清代的《华西邹君记》记载,苏州有一邹姓富户立下遗嘱将名下一千亩土地交给儿子,其余三千亩捐给义庄,以接济族人。这表明族田义庄
A.确立了社会保障体系 B.封建政府救济灾民的来源
C.有利于宗族内部平等 D.在古代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8、《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