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届高三1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5题,约7250字。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届高三1月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2015.0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是
A.封建制度无法有效运行 B.天下之道,君臣关系最重要
C.分封制下统治者的素质得不到保障 D.圣贤在分封世袭制下很难出现
2.美国学者卡拉贝尔在《被选中的》一书中追溯了美国精英大学百年招生录取政策的变迁。他写道:“(这些)招生方法,在今天看,体现着典型的美国精神:机会平等(不因出身、财富等不同而被歧视)、贤能主义(meritocracy,众人皆因自身的才能和成就而获得地位和声望,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从中国人的视角看,这种“美国精神”最接近先秦的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3.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这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
A.宗法血缘关系 B.家国同构观念 C.尊卑等级意识 D.以民为本思想
4.某学者认为“从整体上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不能为该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A.“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B.“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C.“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D.“商贾捐资,建设会馆,便往还而通贸易”
5.唐代是否存在夜市,下面有两种说法。材料一自于《唐六典》:“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证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二自唐代诗人王建《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则材料的说明最合理的是
A.两则材料完全相互矛盾,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夜市”
B.材料一比材料二更具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根本没有出现过“夜市”
C.两则材料反映的地区不同,这说明唐朝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
D.反映了当时“市”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了
6.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这里的“全新的创造”是指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
C.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7.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指出:“未有其民愚陋怯弱涣散混浊,而国犹能立者……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新民云者,非欲吾民尽弃其旧以从人也。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