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中学2015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5题,约12400字。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5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说道:“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宗法制被打破,……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非宗法、非宗教、绝对实利主义的文化成长起来,……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实际上就是实利主义的角逐。”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周朝王室的衰落 B.礼乐制度的崩溃
C.铁犁牛耕的出现 D.宗法关系的疏远
【答案】C
考点:宗法制和分封制。材料中的“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宗法制被打破”说明当时宗法制和分封制已经走向崩溃,题目问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由于这是政治制度的变化,应该从经济的角度去考虑其根源,故选C。
2、《后汉书•左雄传》记载:“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据材料可知,左雄建议东汉察举制要
①规定察举对象年龄必须在四十以上 ②通过考试来甄别察举对象的能力
③结合科举考试制度多途径选拔人才 ④尽量避免察举过程中的舞弊现象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②③④
【答案】C
考点:汉唐选官制度。本题主要考查生对材料信息解读和分析能力,题中材料讲述了左雄对东汉察举制完善的建议,“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令者,正其罪法。”表明”辅以考试来甄别察举对象的能力”的理解是正解的。“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表明要确保察举的公正。所以答案选C。
3、“戽车寻丈旧知名,谁料飞空效建瓴。一索缴轮升碧涧,众筒兜水上青冥。溉田农父无虞旱,负汲山人赖永宁。颠倒救时霖雨手,却从平地起清泠。”诗中所述工具
A.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B.促使汉代灌溉技术进一步提高
C.表明水力鼓风冶铁技术出现 D.体现了官营手工业的精湛技艺
【答案】A
考点:古代农业。依据材料“溉田农父无虞旱”可知,题干阐述的是一种水利灌溉工具,结合其描述应为唐代的筒车,所以排除BCD,所以选A
4、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责此数人”。这表明嘉庆帝认识到军机处
A.办事效率高 B.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
C.应予以撤销 D.可能对皇权构成威胁
【答案】D
考点:军机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嘉庆帝认为军机大臣权重,并强调军机大臣只是奉旨行事,反映出嘉庆帝认识到军机处的危害,即可能对皇权造成危害,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其余ABC三项均是对题干材料的曲解和误读,均不正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