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冀州中学2013-2014年高三历史一轮检测(二)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61题,约11120字。
2013——2014年高三历史一轮检测(二)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
1.中国古代典籍中有“田里不鬻(yù,卖)”的记载。这种土地制度存在于
A.夏商时期至西周时期 B.夏商时期到秦朝时期
C.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 D.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
2.《易传》:“农工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其所无,远行买卖,用其所得珍异,孝养其父母”。此材料最能够反映出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B.手工业发展不均衡
C.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D.商人来自于社会的各个阶层
3.《吕氏春秋•任地》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畎(沟)。五移无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今兹美禾,来兹美麦。”材料主要反映了
A.耕作技术的进步 B.灌溉技术的发展 C.耕作制度的变革 D.生产工具的进步
4.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古代中国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田庄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
5. 右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是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
B.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
C.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
D.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6.宋徽宗崇宁年间,宋廷开始征收“侵街房廊钱”。承认了侵街的合法性。上述现象
A.折射出宋朝开放的时代特色 B.说明了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C. 反映了宋朝城市经济的繁荣 D. 改变了都市汴梁的城市布局
7.《东京梦华录》记载:“于高处砖砌望火楼,上有人卓望,下有官屋数间,屯驻军兵百余人,及有救火家事,谓如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猫儿之类。每遇有遗火去处,则有马军奔报。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开封府各领军级扑灭,不劳百姓。”这反映出:
A. 东汉休养生息,百姓减负 B. 宋朝冗兵冗费,劳民伤财
C. 北宋城市发展,重视消防 D. 南宋军民混居,市场繁荣
8.“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於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材料体现出:
①重视农业生产 ②关注农民利益 ③抑制商业发展 ④力求社会稳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9.据史载,隋朝时期,“京兆王都所在,俗具五方,人物混淆,华戎杂错。去农从商,争朝夕之利,游手为事,竞锥刀之末”。材料表明隋朝
A.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的现象比较普遍 B.都城商业活动很频繁,草市开始普及
C.草市作为乡村集市发展为地方商业中心 D.民众经营的意识增强但受到舆论指责
10.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