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望江中学2012-2013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题,约7030字。
安徽省望江中学2012~2013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夏朝建立初期,最高统治者称为“后”,而不称王。从“王”字的本义来讲,三横分别代 表天、地、人,一竖是指一个贯通于天地人之间的人,也就是说,天下的一切都属于王,所以说“天下所归王也”。“王”的称谓一经出现,便为统治者所采纳和继承。这是因为( )
A、“王”字形成是高度中央集权的产物 B、“王”字使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C、“王”字赋予最高统治权以神秘色彩 D、“王”字使人民长期处于被统治地位
2、博士制度是秦朝政治制度的一项创举,《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秩比六百石,员多至数十人。”《续汉志》云:“博士,掌教弟子,国有疑事,掌承问对”,下列与博士制度关系最密切的是( )
A、皇帝制 B、三公九卿制 C、统一文字 D、朝议制
3、《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
A.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记注官的设立削弱了相权
4、“吏治、兵权、财赋三项,脱离了地方军权之分割,而统一到中央来,中国始渐渐有了一个像样的上轨道的中央政府”。这应是对哪一朝代政治变革的评价( )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5、在谈到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认为,假如皇帝与大臣发生矛盾,“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一论述意在说明( )
A、废丞相降低了行政效率 B、皇帝加强了对百官的掌控
C、内阁没有任何政治权力 D、废丞相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6、恩格斯曾说:“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产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作任何实质性的修改。”:文中所说“不能修改”的是( )
A、罗马法中的私法精神 B、罗马法完备的法律体系[]
C、罗马法中的民主精神 D、罗马法与时俱进的品质
7、根据英国宪法,下议院可以对个别大臣进行质询,就有关行政措施要求获得口头或书面的答复。大臣作为部门的政治领导者,必须对所有行动和失职行为作出答复,对其行政过失或失职所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这种质询制度体现了( )
A、议会掌握着国家大权 B、议会有任免内阁大臣的权力
C、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