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3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诊断考试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2题,约8900字。
山西省2013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诊断考试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和答题卡上。
3.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本试题上,否则无效。
4.回答第Ⅱ卷时,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本试题上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太宗在《修(晋书)诏》中说,历代史书“莫不彰善瘅(憎恨)恶,激一代之清芬;褒吉惩凶,备百王之令典”。史学评论家刘知几说:“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在二人看来
A.修史以记载历史的真实为首要 B.历史影响人们对善恶的判断
C.史学应是引导世人向善的学问 D.官方应该加强对修史的管理
2.“在这样的时代……(国)王只是诸多政治实体的共主,或者说是联盟领袖。”这一政治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实行了宗法制度 B.采取了分封制度 C.实行了郡县制 D.推行了郡国并存制
3.《孟子•梁惠王上》中说,小农一般只要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即可养“数口之家”。其宣扬的是
A. 回归小国寡民的消极思想 B.地主阶级以民为本的思想
C. 儒家仁义孝悌等纲常礼教 D.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优点
4.下列史料整理自《巧思遗闻——中国科技的故事》
1266拄 郭守敬被忽必烈重臣张文谦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之后受命编订新历法
1277拄 郭守敬向政府建议,组织一次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天文观测,史称“四海测验”
1279链 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在今天中国的黄岩岛
1281焦 新历法完成,元世祖按照“敬授民时”的古语,取名为《授时历》
1582焦 意大利天文学家格里高利提出现行公历,与《授时历》的天文数据基本相同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科学研究的结论,符合上述材料的是
A.重视实践和实用 B.成就领先于西方
C.具有近代科技特征 D.成果得到有效推广
5.《弘治常熟县志》卷一引旧志记载:“(当时的镇或市)田畴鳞次,平衍百里,村市里分,联络四邻。”(如右图)这表明
A.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B.经济区域化趋势凸显
C.商业发展促进城乡联络 D.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
6.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A. 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 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7.《清代学术概论》序中说,“东原(清代学者)理欲之说震古砾今,此真文艺复兴时代之个人享乐主义之精神也”。可见“东原理欲之说”是
A.宗教神学的禁欲主义 B.解放“人性”的人文主义
C. 传统理学的继承发扬 D.自然科学蕴涵的理性主义
8.美国商人亨特曾写道:最壮观的景象莫过于英国商船队驶入广州港的情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帝国的十三行和英帝国的东印度公司,成为了18、19世纪中西关系的神经中枢”。这表明
A. 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