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7810字。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辛集一中魏闪
(一)教材分析
1.课程目标
4-2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间的突出作用。
2.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内容讲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巨大变革引发思想解放潮流,许多文士、思想家,对社会的大变革发表各自的看法,提出各自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课文讲述了当时主要的学派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和兵家,介绍了代表性的思想家及他们的主要主张,其中重点是孔子和法家的思想。
(二)学生分析
初二的学生,已对诸子百家中的孔子、孟子、孙子等有所了解,而且非常感兴趣,但不能形成一个系统的观点。教师可调动学生收集资料、扮演角色的积极性,让学生有主体性思想,积极参与课堂。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诸子百家的具体内容(代表人物、时期、主张)、百家争鸣的的影响与现实意义。
2.能力与方法培养目标:通过分组收集资料、角色扮演等学生活动,使学生学会团结协作。提高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百家争鸣的具体内容与意义,表现我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树立自主创新意识及正确对待人类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诸子百家的具体内容的运用。
本课难点:百家争鸣的现实意义。
(五)教学方式
分析法、角色扮演法,问题探究法。
本课头绪纷繁,涉及到百家争鸣众多的人物及其主张。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可通过师生共同设计“主要的学派、人物及其代表思想一览表”的环节来达到目的。根据本课课标,结合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我主要采用分析法、角色扮演法,问题探究法等,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教学用具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查阅有关资料。
2.课前让学生分工合作,分组收集资料,并作一定分析,并能结合学生实际、社会实际进行联系和简单运用。同时将有关资料制作成幻灯片。
(七)课时安排
本课安排一课时。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导入新课
教师:上两节课我们学过一个人物。
幻灯片展示:猜猜他是谁
有这样一个人物:
他生活于春秋时期。当时鲁国一个大夫,用了八排六十四人的乐舞队伍。而当时礼乐制度规定,八排六十四人的乐舞队伍只能天子才能享用,大夫只能用四排三十二人。
当这个人物知道这件事后,气愤难忍,大发感慨道:“如果这样的事都能容忍,那么天下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容忍呢?”
他是谁?
他为什么会那么气愤?
教师:他是谁?
学生:孔子。
教师:这个历史人物是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为什么孔子知道这件事后会那么生气?
学生:因为孔子很重视礼乐制度,重视人的尊卑等级。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过,周朝社会是分等级的。把人分成好几个等级。不同等级要遵守不同的礼乐制度。孔子非常重视人的尊卑等级,看重一个人的出身及身份地位。同时孔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