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康杰中学高二年级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6小题,约4240字。
康杰中学高二年级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题满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卷页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
1.改革是人类历史上发展的一曲不朽旋律。下列关于改革的说法和认识正确的是:()
①改革就是要彻底的革除旧的、传统的一切东西
②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
③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和平的、没有暴力的方式来完善社会制度并巩固自己的统治
④改革中也充满了复杂性、多样性与艰巨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②③
2.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深刻根源是
A.法家政治改革主张的影响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D.各国君主为巩固统治支持变法
3.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
A.自然的崇拜 B.所在地方的地名
C.母亲的族性 D.因功得到的封地
4. 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风。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什么措施
A.均田制 B.实行科举制 C.整顿吏治D.汉化政策
5 下列改革取得成功的有①梭伦改革②戊戌变法③穆罕歇德•阿里改革④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6.对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历史学家认为:“光绪的悲剧,是在他的周围没有形成一个足以制服慈禧一伙的力量”。对这一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保守派力量强于改革派 B.力量对比对改革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C.光绪帝对变法优柔寡断 D.慈禧太后反对戊戌变法
7.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发生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 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 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 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 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8.《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一文中提到:“由于阿里……认为拥有和西方一样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并驾齐驱……他不懂……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据此,你认为,阿里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马木鲁克势力的破坏和反扑 B.未从根本上触动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
C.穷兵黩武、对外扩张 D.欧洲列强的干涉
9. 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
①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②8世纪初期③20世纪初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0.下列关于明治维新时期政府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政府开放的政策下,进步知识分子掀起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
B.在这一时期,新闻出版事业获得很大发展
C.日本彻底抛弃传统文化,全盘西化
D.这一时期日本人的衣食住行各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
11.根据1889年日本宪法
A.议会是唯一的立法机关 B.内阁只对天皇负责
C.枢密院成为咨询机关而非决策机关 D.实行君主立宪,天皇解散议会是违法行为
12.少数民族封建化指处于封建社会以前落后状态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过渡。北魏孝文帝时,促进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改革措施
①统一黄河流域,促进民族融合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规范臣民的生活方式③模仿汉族管制,修订鲜卑律令④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3.14.15.16四个小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三冗不去,不可为国。”
材料二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日渐突出,社会矛质进一步激化。王安石在上时政疏中指出:“方今朝廷之位,未可谓能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