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280字。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理解“开眼看世界” 新思想产生的原因。
2、认识洋务派及其思想主张,综合评价“中体西用”思想。
3、识记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的基本主张,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4、了解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末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进行问题探究、比较,树立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敢于面对现实,冲破樊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爱国精神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思想的变化历程,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材料一 1559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北京,官员在《会典》书籍上查不出有意大利这个地方,就坚决否认世界上有意大利。幸而《会典》上有大西洋国,于是利玛窦只好自封为大西洋国民。
材料二 因为许多洋人不肯向中国官员下跪,于是许多中国人便认定洋人的腿弯不了,倒下就站不起来。
设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讨论,老师整理:说明当时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无知,不了解世界形势的发展。
过渡: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中一败涂地,颜面尽失,不得已向蛮夷之邦——英夷,屈辱求和。这场战争给古老的中国带来巨大的冲击,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在严峻的现实面前,率先惊醒,开始摆脱与西方隔绝的状态,逐渐走上蜕变与新生的近代思想历程。
讲授新课:
一、“开眼看世界”
1、背景
①鸦片战争前,清王朝危机四伏,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英国打得一败涂地,使华夏鄙视远夷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
②有识之士(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在外患日深的历史条件推动下,面向世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