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00字。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教案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及其影响
难点:对“知难行易”的理解;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发展及其两者的比较
教学内容
导入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县人。1897年在日本时化名中山樵,此后即以孙中山见称于世。他一生都在为中国民主革命而四处奔走呼告,创立了许多革命组织也领导了多次革命运动,例如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虽都以失败告终,但却未能动摇其革命的意志。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遗体安葬于南京中山陵。
一、三民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知难行易”说
1.提出原因
辛亥革命后,一部分革命党人认为革命目标已实现,开始放弃孙中山所提倡的民主革命纲领,认为这些纲领都是空谈,无法实现,甚至有部分革命党人争名夺利,追求享乐。革命党人革命理想的退化,导致革命派四分五裂。
孙中山从批判总结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知易行难”(参见知识窗)学说的存在,传统的“知易行难”更导致革命党人在理论上坐而论道,不敢或不愿实践,在实践中轻视革命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从而因循守旧甚至放弃信仰革命理论,要想再次成功进行革命,就必须摆脱这种学说的束缚。
2.基本内容:
知:理论; 行:实践
孙中山认为人们的一般行为是普遍的、广泛的,也是极容易的,但是要知道其中的道理,认识事情的本质与规律,从实践中总结出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却是很难的。
孙中山先生为了说明“知难行易”的道理,在他书中举了十个生活中的例证。以建屋为证:施工造屋不难,是为行易,构图设计非有高深特别知是不行,是为知难。以进化为证:人类繁衍、循行了千百万年,默默行进化之实:然进化之知直至达尔文出,方为豁然开朗。
毛泽东也论证过“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
孙中山针对“知易行难”说而提出的“知难行易”说,揭示了从“行”到“知”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指出“知”以“行”为基础,“行”以“知”为指导理论。这体现了孙中山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认识,即理论高于实践,指导实践,没有科学的理论就不会有成功的实践。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