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00字。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社会 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在知识体系的架构上,与第1课相似,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比较繁多。对原始农耕社会的三个典型——河姆渡、半坡、大汶口文化,教学设计改为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主导角色。要求教师在充分运用媒体资料,如历史图片、录像、电影等进行讲述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并适当补充一些背景知识,以生动的语言讲授,引导学生进行制表归纳知识点,和进行横向、纵向比较(与第1课、本课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增强学习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我国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当时经济的发展水平、这种经济对当时社会进步的作用。
2.分别掌握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社会——河姆渡、半坡、大汶口文化的重要特点。
3.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片,解读和归纳主要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获得的历史信息分类制表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讲解原始农耕经济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的图片,使学生对原始社会的生活形成形象的认识,会寻找图片中较为明显的主要信息。
2.通过对陶器图片的分析,了 解陶器的用途、图案及其所反映的历史本质。通过对建筑图片的观察思考,了解干栏式住房与半地穴房屋的不同之处及其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同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社会居民的智慧,以及他们对人类物质和精神进步做出的贡献——我国是最早种植粟、水稻和蔬菜的国家。
2.促进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增强对中华民族祖先的敬仰之情。
●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p;科&网]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二)教学难点
1.联系第1课中“北京人”“山顶洞 人”时期原始人共同劳动、生活的内容,引导学生对比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
2.了解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的不同。
● 教学方法
讲述法、图表归纳法
● 教学媒体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