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00字。
《文学、史学与宗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
知道屈原的成就,记住《史记》的作者及写作时代,理解《史记》的体例、成就及影响。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和道教创立的基本情况。
2、能力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读《佛教传入中国路线图》、中国佛教道教的建筑图等,培养学生读图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司马迁取得史学研究成功的原因和佛教广泛传播的原因以及佛教道教的社会影响,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归纳、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灿烂和丰富多彩,增加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屈原和他的诗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解司马迁的创作历程,学习他为追求理想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的精神。通过对佛教道教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区别正统宗教与邪教,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重点及突破:史学家司马迁的主要成就;通过教师讲解、引导突破。
难点及突破:佛教道教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再通过结合现实生活与历史原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活动中突破难点。
三、教学手段与策略
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展示,结合现实,利用学科渗透法、问题探究法等从不同角度探索问题,达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多媒体展示屈原、司马迁画像和峨眉山、青城山风景图,导入课题。
一、大诗人屈原
通过提问请学生回答有关屈原的事迹,教师再对屈原生平作总结,通过师生共同赏析屈原诗歌让学生了解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正是他这种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才让中国人民如此爱戴,并让学生回答今天纪念屈原的方式;通过赏析《离骚》诗句,教师明确指出屈原所创作的诗歌形式被称为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和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并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设计意图】通过对屈原的爱国事迹和文学作品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加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二、司马迁与《史记》
1、 过渡:介绍史学著作的体裁:编年体、国别体、纪事本末体、纪传体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史学体裁,丰富知识,为介绍《史记》体裁打下基础。
2、 《史记》体裁、时限、体例
指导学生带着“司马迁的生平、生活年代、《史记》的体裁、时限”等问题看书,并请学生完成上述内容。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