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10字。
《人性的复苏》教案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知识与能力]
掌握“文艺复兴三杰”及其代表作,并着重理解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而并非是简单的复古运动,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应深入本质,而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过程与方法]
围绕人性的启蒙这一主题,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进行联系和比照,发现这两次思想运动是如何批判神学思想和神权统治的,从而知道14世纪——17世纪的人文主义诉求是在批判神权统治和鼓吹人性解放、思想自由中张扬开来的。能够分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发生的社会背景,从而明确一定的思想文化是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条件决定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感受人文主义对人性的颂扬,尤其是要通过对莎士比亚和薄伽丘作品的诵读,理解和崇仰人间的仁爱、友谊、高尚和尊严。通过宗教改革的必要性的学习,看到欧洲中世纪的社会一种状况:教会的腐败和罪恶笼罩着欧洲。宗教改革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的人文主义,让人摆脱了神权统治。
二、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文艺复兴初期“三杰”、莎士比亚及其代表作;人文主义的含义
难点:如何理解文艺复兴运动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再现,而是一场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具: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通过当时的社会特点并设问导入: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时 “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思考:这里的“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
生结合所掌握的知识思考并回答。师总结:“世界”被发现指的是15世纪末的新航路的开辟;“人”被发现指的是14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人和人性开始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人和人性开始被肯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4——17世纪人性是如何复苏的。
【讲授新课】
导入材料,通过学生的分析引出“文艺复兴”的主题: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见织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瑞士)不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请回答:材料中的“纱幕”指的是什么?“烟消云散”指的是什么?
出示文艺复兴的概念:文艺复兴发生于14—17世纪的欧洲,是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运动。它发源于意大利,传播和发展于英法等西欧国家。
问:从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再结合教材,完成下列表格:(进行基础知识的梳理)
历史条件 基督教的神权统治;经济复苏发展,城市的兴起,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立自己文化的诉求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