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00字。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节 儒学的兴起
【内容标准】
知道汉人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掌握汉代儒学兴起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学生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已原有的相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独立思考与同他人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认识,培养学生重视传统文化、尊崇传统思想文化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恰当评价,可以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本目重点、难点】
重点: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难点: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太学兴起及科举制度形成进行客观评价。
二、教学过程
现实问题历史化展示
请问:如果你是信奉儒、法、道的老师,该如何遏制学生晚自修说话的现象?
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
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
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自我觉悟
复习:本节总体结构
一、“焚书坑儒”批判
1.背景
探究1:和战国时期相比,秦的文化氛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1)变化: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秦朝时期死气沉沉。
(2)原因
战国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各国纷争的局面造成了宽松的学术氛围。
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创立,出于政治统一的需要,思想也走向专制。
2.焚书坑儒
探究2 为什么儒学在秦时受到严厉打击?
儒学以古非今,抨击时政,不利于秦的统治
探究3 为什么秦王朝不焚禁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而医学、卜筮、种树之书是实用之学,对社会国家直接有益。
3.评价:
(1)直接作用:
“焚书坑儒”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利于巩固刚建立的政权。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