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民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1/23 19:19:0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zhqer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270字。
  《百家争鸣》 
  一、设计理念 
  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是个体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知。1已有经验和知识准备不足,往往导致新知建构的失败。2 
  二、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与《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简析。 
  《课程标准》明确了本课与专题之间的关系:百家争鸣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发展。具体来说,儒家思想在争鸣中不断吸收各派精华而推动了自身的发展。《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此为依据对教材的使用作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 
  (1)对与本课主题关系不太密切而且会增加学生负担的部分坚决删掉。教材中被删掉的知识点有“李悝变法”、“商鞅变法”、“墨家对认识论和逻辑学的贡献”等。 
  (2)用“认识”和“了解”这些较为明确的词语来突出本课主题。 
  2、本课的地位和作用。儒家思想的创立和早期发展为儒家思想成为官方统治思想奠定了基础,因而在本专题学习中居于重要地位。儒家思想在吸收道家、法家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这充分体现了思想文化发展的规律性:由低级到高级、多元发生、多元组合、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对本课的学习对于整个文化史模块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3、本课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初中    高中 
  内容标准    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知识要点    孔子、老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影响和现实意义。    知道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初中教材主要简介了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和影响,以及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这是高中阶段《课程标准》里的部分内容。高中阶段侧重点在于儒家思想的发展和百家争鸣之间的关系,即儒家思想如何在百家争鸣中吸收各派精华而获得自身发展。 
  三、学情分析 
  1、学习对象分析: 
  (1)高一学生学习自觉性增强,可以采用自学--指导的教学模式。 
  (2)所带班级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烈,为适度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能。 
  2、知识背景分析: 
  (1)高一学生初步具备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初中相关知识学生已经学习,但是知识掌握程度不够扎实,遗忘较多,而且知识零散,缺乏系统性。因此,建立结构化的知识系统是教学的重点。 
  (3)学生缺乏与思想文化史规律性有关的个人经验,这是本课教学的最大困难。因此,教师需要创设情境、设计活动,帮助学生获得相关经验。 
  3、课堂问题预测: 
  四个方面的问题可能成为学生思维的难点: 
  (1)儒家思想的发展与百家争鸣之间的关系。 
  (2)孟子如何发展了儒学。 
  (3)荀子如何吸收法家、道家思想进一步完善儒学。 
  (4)老子的思想。 
  四、教学目标(内容分解) 
  1、本课主题:儒家思想的创立并在争鸣中发展。(儒家思想在百家争鸣中吸收各派精华而获得自身发展。) 
  2、知识与能力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

  • feng雨 于11-28 21:22发表评论: 第1楼
  • 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