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7题,约16840字,有答案解析。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四)+选修1、3、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西南地区考古发掘的战国秦汉墓葬遗址出土了很多铁制农具,其中铁农具的出土情况如下表(部分)。据表可知,战国秦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
䦆 锄 锸 镰 斧 铲 铧
四川(77) 战国晚期-西汉晚期 战国晚期-东汉初期 公元前329年-西汉 战国晚期-秦 战国早期 西汉 汉武帝时-东汉初年
云南(37) 西汉 汉 西汉中晚期-东汉初年 西汉中晚期-东汉初年
贵州(43) 西汉 西汉末年-东汉 西汉 西汉 西汉
A. 冶铁技术水平先进
B. 农业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
C. 铁农具分布较均匀
D. 青铜农具为铁农具所取代
【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出土了很多铁制农具,但不能说明西南地区冶铁技术水平先进,故A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出土了很多铁制农具,铁制农具的使用促使农业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故B项正确。从图中可知四川地区比云南、贵州地区出土的铁农具更多,故C项“分布较均匀”说法错误。图中没有出现青铜农具,无法得出青铜农具为铁农具所取代的结论,故D项错误。
点睛:这是一道典型的图表式选择题。在解读图表信息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准确识别图中的信息,其二要仔细观察图中是否有时间线索,只要有时间提示就为解题提供了较多的历史背景知识,因此一定要对此多加留意。
2. 秦律规定:从事手工业和为官府出售产品的工商业者,收钱时必须立即把钱投进“蛎”(一种容器)里,使买者看到其投入,违反法令则要被罚款;别国客商来做生意,如没有把通行凭证先交给官吏,与之交易者则也要被罚款。这些规定是为了
A. 打击工商业者
B. 限制农民经商
C. 协调官商关系
D. 规范商业行为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使买者看到其投入,违反法令则要被罚款;别国客商来做生意,如没有把通行凭证先交给官吏,与之交易者则也要被罚款。”可知为了规范商业行为,秦律对市场交易进行一定的管理和监督,故D项正确。从材料可以看出市场交易受到一定的监督,但不能说明是为了打击工商业者,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农民、官商关系的问题,故BC两项错误。
3. 自文、景以后,汉代土地“买卖由己”成交后,要订立“契约”,注明买卖时间、土地方位、亩数、地价、双方姓名及中间人签字等。这现象说明汉代
A. 土地产权私有已合法化
B. 国家严格控制士地买卖
C. 农民失地现象非常严重
D. 小生产者利益得到保护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要订立‘契约’,注明买卖时间、土地方位、亩数、地价、双方姓名及中间人签字等”结合所学可知契约就是土地买卖的法律依据,经买卖双方签字后,即具备了法律效力,由此可知汉代土地产权私有已合法化,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政府的行为,不能得出国家严格控制土地买卖的结论,故B项错误。材料中只涉及了土地买卖的契约,不能得出农民失地现象非常严重,故C项错误。小生产者是普通的手工业者,材料中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点睛:材料只是强调土地买卖双方之间订立的契约,没有涉及政府、农民、小生产者的行为。
4. 据史料记载,自永嘉到元嘉年间(公元313年~公元450年),北方南迁的人口约90万,迁至今江苏及浙江的最多约有30万;湖北6万;江西、湖南各有1万,此外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也有一些移民迁人。据此判断这一时期
A. 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至南方
B. 南方的自然资源日益丰富
C. 南方经济开发具有人力资源
D. 南方经济开发向深度发展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北方南迁的人口约90万,迁至今江苏及浙江的最多约有30万;湖北6万;江西、湖南各有1万,此外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也有一些移民迁人。”可知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开发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故C项正确。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至南方是在南宋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只强调人口的南迁,没有涉及南方的自然资源以及南方经济向深度发展,故BD两项错误。
点睛:排除错误选项时常用的方法有:第一,时间错误,如本题的A项。第二,选项是否与材料有关,如本题的BD两项。
5. 宋朝诗人张来在《阜谣》中写道……楚天万里无纤云,早气塞空日昼昏。土龙蜥蜴竟无神,田中水车声相闻。努力踏车莫厌勤,但优水势伤禾根……材料描述的工具是
A. 曲辕犁
B. 筒车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