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单元综合测评试题(8份打包)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北师大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2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2/4 10:45:4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8份。

  单元综合测评(一)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我国古代原始社会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
  A.使用木石制成的砍伐工具
  B.以“刀耕火种”为主
  C.实行撂荒耕作制
  D.使用畜力牵引的金属工具
  【解析】 “使用畜力牵引”主要指的是借用牛力耕田,最早出现于春秋晚期。
  【答案】 D
  2.《左传•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记载:“郑国和鲁国不经周天子同意,擅自相互交换了枋田和许田”。对此,周天子也只好默许。这说明(  )
  A.“重农抑商”政策确立 B.土地公有制形成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井田制遭到破坏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朝实行分封制和井田制,周王授予诸侯土地,但不得转让。而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郑国和鲁国私下交换土地,这说明井田制遭到了破坏,故选D项。
  【答案】 D
  3.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导学号:78720020】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犁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农业的生产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标志是生产工具的进步,由此判断选B项。
  【答案】 B
  4.战国时,郑国在秦国修好郑国渠后,使秦国关中变为沃野,秦国日益昌盛,逐渐统一六国。这表明(  )
  A.秦国完成统一主要靠兴修水利
  B.兴修水利有助于实现国家富强
  C.郑国在秦统一过程中应记首功
  D.当时各国都比较重视兴修水利
  【解析】 兴修水利有利于发展农业,增强国力,但不是秦国完成统一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修好郑国渠后,使秦国关中变为沃野,秦国日益昌盛”,故B项正确;郑国修好郑国渠,客观上有功于秦国统一,但肯定不是“记首功”,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当时各国”,故D项错误。
  【答案】 B
  5.“杈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
  ……
  单元综合测评(三)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表是1950年中国与美国、印度在钢、发电人均产量方面的比较。为解决表中这种现状,我国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人均产量 中国 美国 印度
  钢产量(千克) 2.37 538.3 4
  发电量(千瓦时) 2.76 2 949 10.9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掀起“大跃进”运动
  D.实行改革开放
  【解析】 表格数据反映了我国工业的落后状况。为改变我国的工业落后面貌,国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答案】 A
  2.周恩来在中共八大上指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地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以上材料表明党和政府(  )
  【导学号:78720052】
  A.认识到经济需要平衡发展
  B.确立了优先发展农业生产的经济指导思想
  C.将经济建设的重点转向农业和轻工业
  D.开始纠正“大跃进”运动的“左”倾冒进错误
  【解析】 由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周恩来认识到重视重工业为中心但仍需要农业的配合,并结合中共八大的经济建设方针,可知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3.“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学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和其他人操作着著名的‘土高炉’……出产质量很差的钢锭。”材料描述的是(  )
  A.南泥湾大生产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乡镇企业的崛起
  【解析】 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且主要是在大后方,故A项错误;“大跃进”运动强调生产的“大跃进”,其中重要的运动是大炼钢铁,与材料中的“土高炉”相吻合,故B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一大二公”,主要是规模大和公有化程度高,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乡镇企业的崛起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B
  4.右图为华君武、朱会然创作的宣传画《大豆过江》,图中的题诗为:“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出自豆类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该作品描述的
  ……
  单元综合测评(五)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葡萄牙的国歌《葡萄牙人》中唱道:“海上英雄,民族高尚,这国家不朽和勇敢,现在是时候奋起,重放葡萄牙的光芒。”推动葡萄牙人成为“海上英雄”的根本动力是(  )
  【导学号:78720081】
  A.传播天主教的需要 B.传统商路衰落的刺激
  C.寻找贵重金属的欲望 D.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 把握“根本动力”这一要求,从经济基础的角度去考虑,故选D项。
  【答案】 D
  2.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和西班牙王室议定的条件是:哥伦布若在东方开疆拓土则可自任总督,但土地财富的9/10要归西班牙国王。这反映了哥伦布远洋航行的本质在于(  )
  【导学号:78720082】
  A.发财致富 B.传播宗教
  C.殖民掠夺 D.海洋探险
  【解析】 由材料信息“在东方开疆拓土”“土地财富的9/10要归西班牙国王”进行判断,哥伦布远洋航行的本质和真正意图是殖民掠夺。
  【答案】 C
  3.“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哥伦布、达•伽马发现新航路的历史不可信
  B.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目的是“扫清海路”
  C.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D.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方经济起飞的作用微乎其微
  【解析】 题干中的观点主要强调的是西方经济发展必然要求开辟新航路以及对外侵略扩张,哥伦布、达•伽马等人仅仅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而已。A、D两项所述在材料中无从体现,B项将因果关系倒置了,且不符合材料中的原意。故符合题意的答案应为C项。
  【答案】 C
  4.16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到16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这一现象说明(  )
  A.工业化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
  B.世界性的贸易体系开始形成
  C.商贸中心转移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
  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解析】 材料信息反映了16世纪以后英国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这说明16世纪以后英国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故C项正确;A、B两项都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后;D项发生在18世纪,排除。
  【答案】 C
  5.《大国崛起》的解说词写道:“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将自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