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暑假练习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中其他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7/19 22:07:4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9480字。

  高二历史必修2暑假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
  1.司马迁在其《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材料反映了
  A.汉代统治者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     B.汉代贫苦百姓普遍通过经商致富
  C.司马迁的重商思想                 D.汉初工商业发展影响农业生产
  2.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
  A.长安城商业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  
  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 
  D.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
  3.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材料最能表明元朝
  A.小农经济下农民的生活   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C.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    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4.广东地区在唐朝时“岭南之田,所种惟稻”,到了清朝前期,“乡民以种稻收薄,故为它种(棉花,甘蔗,桑树)以为利。”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小农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D.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5. 下列关于古代商业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B.汉代商人已成为古代社会最活跃的人群之一
  C.唐代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已十分兴盛  
  D.明代商业空前繁荣,海外商运也开始发展迅速
  6.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在广东顺德流行的一首《竹枝词》写到:“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这反映了
  A. 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生活         B. 清政府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C. 海外贸易刺激了国内丝织业生产     D. 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7.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史上的普遍的新现象。不但贾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明清的中国也可以说是一个士魂商才的时代”这种现象表明明清时期
  A.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已名存实亡
  B.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读书人通过商业活动跻身仕途
  D.商业经营的好坏是衡量士人成功与否的标准
  8. 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同,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