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5题,约8540字,答案扫描。
山西省太原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下方答题栏内。
1.西周初年,周成王因年纪幼小,尚缺乏裁夺政事的能力,周公旦“乃摄政当国”;后来,周厉王被国人所逐,召公和周公共同摄政,号称“共和”。这些亊实说明在西周
A.贵族政治占重要地位B.嫡长子继承制被破坏
C.周王常常是统而不治D.分封制存在严重弊端
2.《后汉书•王景传》记载,在公元65年,王景出任庐江(今合肥)太守,“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而食常不足”。由此可推断
A.大规模牛耕出现在汉代B.牛耕发展在全国不平衡
C.当时江南地区地广人稀D.农业不是当地主要产业
3.汉代各地都市中的官府直接管理的手工业作坊和商业机构称“市”或“亭”,而在汉代一些平民墓葬中出土的许多漆、陶器上,往往也有“市”、“亭”等戳记,且离产地较远。这说明汉代
A.跨区域长途贩运已经有明显发展B.民间工商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C.官营手工业从事一定的商品生产D.墓葬中存在突破身份等级的趋象
4.中唐以来,“道”是以监察和军事合成的,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号令自出,以相侵击,掳其将帅,并其土地,天子熟视而不知,反为和解之”。这种现象造成的结果是
A.逐渐形成地方割据势力B.直接引发唐末农民战争
C.使地方凌驾于朝廷之上D.导致北方边患日益严重
5.《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凡是外国人,属同一国人相互间发生的犯罪,依照其本国的习惯和法律处理;如果唐人与外国人相犯及不同国家的外国人相互间的犯罪,则按唐朝的法律论处。这一规定反映了唐朝
A.夷夏大防的观念B.因俗而治的政策
C.天朝上国的心态D.维护国家的主权
6.宋初,由于官方对茶叶经营权的垄断,用来“市蕃夷之马”的茶叶已无法满足西部少数民族对茶叶的需求,直接滋生了商贾对茶叶运之边地转卖的走私活动,并从中获取巨大的利润。由此可知,这类走私活动
A.损害了宋朝的财政收入B.加重了少数民族的负担
C.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D.不利于宋朝的军事安全
7.检索《四库全书》,关于“平均赋役”“均平徭役”“均赋税”“平差役”一类的提法,出现有900多次。如《金史》记载,金朝大定年间,就有连续几次的均平赋役的政策和做法。这些做法的直接目的是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