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教案7
- 资源简介:
约3900个字。
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教案
〖学情分析〗
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历史知识,但对于历史事件的评价才刚刚开始,通过掌握分析有关商鞅变法,让学生掌握历史评价的两分性。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中渗透了许多政治学原理,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有效突破生产工具、方式进步引起社会变革的教学难点,又要突出商鞅变法的重点,成为本课教学成败的关键。
重点:生产工具、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生产的促进作用;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商鞅变法及其影响。
难点: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的相互促进作用;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发生的必然性及其历史作用。
〖课程标准〗
知识与能力:掌握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变革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不竭动力;通过分析理解“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社会现象,认识到封建生产关系比奴隶制更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政治常识(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了解人类生产工具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归纳并认识从石、木、骨、蚌农具到铁农具的发明和使用是生产工具上的革命;从完全的人力耕作到利用畜力是农耕动力上的革命;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创设情境,培养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生产工具不断进步的基本概括,激发学生对古人劳动智慧的自豪感;分析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激励学生与时俱进,树立勇于变革、不怕困难、积极实践的精神;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人生的价值。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我们今天的农业生产都有哪些工具?劳动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前面学习的氏族聚落这课,我们曾讲了他们的生活工具,大家还记得有什么?(生)有磨制石器,石磨、石斧、还有用动物肩胛骨、木头做成的劳动工具。
(师)一直到西周时期,人们的劳动工具也还主要是木头、石头、骨头、蚌壳制作的。如此简陋的工具,劳动效率低下,个人很难完成繁重的生产任务,要许多人一起集体耕作。形成了大规模集体耕作的景象,历史上称为“千耦其耘”。
(生)思考:约在公元前4700就有铜,公元前3000年就有青铜,那么为什么没有用在生产中?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