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教案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北师大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1/29 21:21:5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无寐无寐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900个字。

  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教案
  〖学情分析〗
  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历史知识,但对于历史事件的评价才刚刚开始,通过掌握分析有关商鞅变法,让学生掌握历史评价的两分性。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中渗透了许多政治学原理,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有效突破生产工具、方式进步引起社会变革的教学难点,又要突出商鞅变法的重点,成为本课教学成败的关键。
  重点:生产工具、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生产的促进作用;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商鞅变法及其影响。
  难点: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的相互促进作用;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发生的必然性及其历史作用。
  〖课程标准〗
  知识与能力:掌握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变革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不竭动力;通过分析理解“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社会现象,认识到封建生产关系比奴隶制更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政治常识(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了解人类生产工具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归纳并认识从石、木、骨、蚌农具到铁农具的发明和使用是生产工具上的革命;从完全的人力耕作到利用畜力是农耕动力上的革命;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创设情境,培养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生产工具不断进步的基本概括,激发学生对古人劳动智慧的自豪感;分析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激励学生与时俱进,树立勇于变革、不怕困难、积极实践的精神;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人生的价值。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我们今天的农业生产都有哪些工具?劳动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前面学习的氏族聚落这课,我们曾讲了他们的生活工具,大家还记得有什么?(生)有磨制石器,石磨、石斧、还有用动物肩胛骨、木头做成的劳动工具。
  (师)一直到西周时期,人们的劳动工具也还主要是木头、石头、骨头、蚌壳制作的。如此简陋的工具,劳动效率低下,个人很难完成繁重的生产任务,要许多人一起集体耕作。形成了大规模集体耕作的景象,历史上称为“千耦其耘”。
  (生)思考:约在公元前4700就有铜,公元前3000年就有青铜,那么为什么没有用在生产中?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