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红色七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道小题,约11490字。
江西省红色七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50分)
1.据史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由此可见该制度
A.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 B.使政治权力和土地层层分割
C.反映出大宗小宗之别 D.封邦建国扩大了国家疆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分封制。根据题干材料“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可知题干中材料的意思即周天子将大部分土地封赐给诸侯;诸侯又将其领地的一部分以采邑形式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将一部分土地转赐给自己的家臣。这样就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土地占有关系。从材料中的“天子”、“诸侯”、“大夫”等字眼,可判断此制度为分封制,故选B项。A、C两项体现的是宗法制,故排除;材料没有体现疆域的扩大,故排除D项。
2.在北宋的中枢机构中,宰相、参知政事及枢密使、三司使都统称宰辅。其家庭出身中,身为名门之后者有之,出身贫寒之家者有之,家风儒雅者有之,世为武将者有之,家庭境况不一而足。这说明
A.出现了官宦之家对宰辅位置的垄断局面 B.为了加强皇权,大力分割相权
C.直接原因应是宰辅入仕途径的不同 D.科举制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的政治制度。根据题干材料“出身贫寒之家者有之”可知A项不正确;北宋为制约宰相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避免了宰相对皇权的威胁,材料没有体现加强皇权,分割相权,故B项错误;材料中“身为名门之后者有之,出身贫寒之家者有之,家风儒雅者有之,世为武将者有之,家庭境况不一而足”可知宰辅入仕途径不同,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科举制只是北宋选官的途径之一,故D项错误。
3.颜钧(1504-1596),字子和,号山农,江西吉安府永新县人。被誉为平民思想家。《急救心火榜文》体现出他的思想主张,其主要内容是"六急"、"六救":
一、急救人心陷牿,生平不知存心善养性,如百工技艺,如火益热,兢自相尚。
二、急救人心奔驰,老死不知葆真完神,而千层嗜欲,若火始燃,尽力恣好。
三、急救人有亲长也,而火炉妻子,薄若秋云。
四、急救人有君臣也,而烈焰刑法,缓民欲恶。
五、急救人有朋友也,而党同伐异,灭息信义。
六、急救世有游民也,而诡行荒业,销砾形质。
根据材料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A.清朝中期社会矛盾激烈 B.作者认同“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C.明朝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作者反对君权至上,主张与民休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根据题干中作者的生卒年月可知是明代,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急救人心奔驰”可知材料认同“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思想方面,不是经济方面,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急救人有君臣也”可知作者不反对君权至上,故D项错误。
4.清初的赋役制度因袭明代的一条鞭法,地有地税银,丁有丁税银。雍正把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这项赋役制度的改革,从法律上取消了人头税,减轻了贫困无地者的负担。据此推论可知
A.有利于中国人口迅速增长 B.不利于土地自由买卖
C.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根据题干材料“从法律上取消了人头税,减轻了贫困无地者的负担”可知人头税的取消,有利于中国人口迅速增长,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B、C两项,故排除;材料是经济方面的措施,D项是政治方面,故排除。
5.陆游曾说道:“天圣以前,选用人才,多取北人,寇准持之尤力,故南方士大夫沉抑者多。仁宗皇帝照知其弊,公听并视,兼收博采,无南北之异于是范仲淹起于吴,欧阳修起于楚,蔡襄起于闽,杜衍起于会稽,余靖起于岭南,皆为一时名臣……及绍圣、崇宁间,取南人更多,而北方士大夫复有沉抑之叹。”这段话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A.科举制有利于选拔人才 B.文化重心的南移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宋朝经济文化的繁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重心的南移带来的影响。根据题干材料“天圣以前,选用人才,多取北人,寇准持之尤力,故南方士大夫沉抑者多……及绍圣、崇宁间,取南人更多,而北方士大夫复有沉抑之叹”可知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故B项正确;其他选项不能反映材料的观点,故排除。
6.元代士人杨维桢认为,元朝是华夏正统,而辽和金不是。他的理由是,儒家的传承,在朱熹之后一度中断,直到元代大儒许衡才再度延续儒家的“道统”。因为元朝有许衡这样承前启后的大儒,而辽、金却没有,所以尽管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元朝是正统而辽、金不是。对杨维桢的这段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杨维桢把是否出现大儒看作政权合法性的最高标准
B.杨维桢认为“正统”与否取决于文化而不是血统
C.杨维桢的看法接近于近代的民族国家观念
D.杨维桢的看法是儒家“忠君”观念的继承和发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根据题干材料“因为元朝有许衡这样承前启后的大儒,而辽、金却没有,所以尽管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元朝是正统而辽、金不是”可以看出杨维桢把是否传承儒家文化看作政权合法性的标准,故A项错误,B正确;近代的民族国家观念认为,中华民族是由多民族组成的,每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故C说法错误;杨维桢认为辽、金没有传承儒家文化而不是正统,是对儒家“夷夏”观念的继承和发展,故D项错误。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