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百所重点中学2017届高三联合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题,约12440字。
湖北省百所重点中学2017届高三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2016.10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
1.禹征三苗时,“乃会群后,誓于师”,启征有扈氏“乃召六卿”。商王盘庚迁殷“命众悉至于庭”,还经常出现“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这些历史现象表明当时( )
A.分封制在夏商时期开始推行 B.专制主义思想显露苗头
C.原始集体议事方式影响尚深 D.贵族议会制度不断完善
【答案】C
【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分封制的推行,A错误;材料中突出的是“群”“召六卿”“共饬国典”强调的不是专制主义,B错误;原始社会强调的是集体议事方式,材料中体现了这种集体的议事方式,C正确;材料不是在强调贵族议会制度的完善与否,D错误。
2.《汉书》中记载:“吏坐赃者皆不得为吏”,“弟犯法不得宿卫”,因罪去官者及其亲属子弟在选官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这说明( )
A.察举制有较大弊端 B.汉代对官吏行为进行立法约束
C.汉书记载有失公正 D.秦朝的连坐法在汉代得以延续
【答案】B
【解析】材料与察举制无关,A错误;材料中“‘吏坐赃者皆不得为吏’,‘弟犯法不得宿卫’,因罪去官者及其亲属子弟在选官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都是在讲对官吏行为的一种约束,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汉书记载的公正与否,C错误;材料与秦朝的连坐法无关,D错误。
3.北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二月规定:“大两省官出知外郡,不得奏辟(向朝廷荐举征召为官)同(通)判职官,其诸处知州,亦不得保荐见任(现任)同(通)判。”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
A.推动地方军政权力分离 B.使同判绝对服从于中央
C.确保对地方的有效监督 D.防止知州受到同判制约
【答案】C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到推动地方军政权分离,A错误;材料不在于强调同判与中央的关系,B错误;根据材料“大两省官出知外郡,不得奏辟(向朝廷荐举征召为官)同(通)判职官,其诸处知州,亦不得保荐见任(现任)同(通)判。”可以推断出其规定的目的在于确保对地方的有效监督,C正确;设置同判的目的在于制约知州,D错误。
4.明成祖时,宫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参议机构,用来弥补废丞相后中枢决策留下的空缺,这个机构就是“内阁”,其性质是内廷秘书班子。这反映出“内阁” ( )
A.是皇权执行机构 B.其阁员位卑权重24
C.有助于合理决策 D.是中枢决议机构4
【答案】Cb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内阁是皇帝的秘书班子,所以其不是皇权的执行机构,A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内阁的职能而没有涉及到阁员是否位卑权重,B错误;内廷的秘书班子,其有助于决策合理,C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也不是行政机构,D错误。P
5.柏拉图曾描述:在雅典通过抽签,任何一个公民一生至少有一次在议事会占有一席,进入议事会没有出身和财产的限制,对他们唯一的特殊要求就是能召之即来,来之能用。这表明当时雅典( )r
A.政治民主存在泛滥的危机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